区块链技术下的外汇管理

文/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金融学教研室、锦城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范仕扬 转载自清华金融评论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外汇管理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说明了金融大数据时代我国外汇管理作为信息系统管理的实质,提出区块链技术对于深化外汇管理”五个转变”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利用区块链技术,外汇管理将变得更加高效。

从加密数字货币发展而来的区块链技术,逐渐应用于金融安全和风险管理领域。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对于外汇管理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深化改革,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在分布式系统中,外汇管理的效率将更高、成本更具优势、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

我国的外汇管理

我国外汇管理的变革

外汇作为中国人民银行一项流动性极强的资产,为开放的国民经济提供了金融安全最基础的调控工具。外汇的管理,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人民银行的重要功能。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外汇管理已经完成从对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进行账户隔离的方式向发放外汇使用权的方式转变。 随着改革的深化,目前外汇管理的方式因为经常账户管理的开放而变得更加自由。但是,由市场自由买卖外汇决定单一汇率的方式,并不能保证国际收支平衡的稳定性与国家金融安全。因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五个转变”,即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这成为新时期外汇管理改革的核心任务。

根据外汇局发布的外汇管理框架,现行外汇管理不仅包括外汇储备、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管理,还包括国际收支统计的申报和监测、管理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以及对外汇的行政检查等内容。外汇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统计与处理的系统性管理科学。

当前外汇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以数据为客体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视角下,外汇管理改革朝着系统化的统计监测方向发展。伴随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外汇进出的总量、速度和形式都在变化,外汇管理面临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外汇管理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传统的跨国公司及出口贸易方面,还逐渐受到跨境电商、海外资产购置、比特币交易、金融投资等因素的影响。外汇管理的方式,也在传统的监管转移定价、财务运作监测、非贸易管理等方式外,逐渐增加了审慎性行政措施对逃汇、非法套结汇等资本外逃行为进行监管,倡导相机抉择。

为了不断适应外汇管理的新形势,信息技术能够实现现场监察和实时更新,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就制定了”授权外汇银行” 制度。此前有研究概括了建设外汇管理数据库的构想,认为将分散的外汇业务集中起来便于统计管理,但这种构想存在一些问题,即大型数据库不仅缺乏成本优势,还会产生因汇总而导致流动性管理的难题。伴随数字货币加密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技术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改革推动力,其中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存储和运算成本,而分布式的记录复制则成为监管外汇业务的永久性凭证,同时更能为金融系统安全提供保障。

区块链技术与外汇管理

外汇数据托管

我国目前外汇管理的信息系统主要依赖商业银行现有的应用程序接口(API),然而只有获得银行准许为其特定服务编译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才能接触到这种单向交流的数据记录和处理。而金融机构对集中式文件的依赖又限制了这些应用程序的升级。所以,外汇管理技术的创新一度远远落后于外汇市场衍生产品的创新。

有人曾提出将数据库复制技术(Sybase复制服务技术)应用于外汇管理的信息系统中,能明显降低系统的载荷,但提出的也仅是将其应用于银行已有的汇率管理系统中。而基于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发展而来的区块链技术,能使大数据处理更加可靠,而且成本更低。

区块链技术最直接的功能是数据托管,也就是将业务或者契约由第三方保存,同时委托交付盖印。这种第三方托管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意义:第一,托管的对象不仅可以是外汇数据,还可以包括资金、产权或者各种资料信息;第二,托管的第三方是分散在整个系统中的,对数据记录和处理也将是分而治之;第三,托管的方式是自动化的。基于这样的特点,金融机构随意篡改外汇信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时,托管在区块链上的数据也不会因为某家金融机构单个信息系统瘫痪而受到影响,可以分散算力而持续更新。

分散化的数据存储

外汇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之中的存量,但是常常与国民收入(GDP)这一流量概念做比较,这同时也说明外汇数据处理的方式也因时点信息的缺失而受到限制。区块链的记录和处理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记录时点,同时由于分散的数据存储特点使得在同一时点记录不同业务信息成为可能。数据的变动成为外汇统计研究的焦点之后,数据库结构就不得不直面优化过程中多维数据整合的问题。使用分散化账簿的优势在于整合任务可以聚类分块复制,外汇储备作为资产,在对其进行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方面,都需要克服多维聚类分块复制的困难。

分布式存储是自下而上的。例如某机构或个人希望将外汇支付给银行或另一机构,这一业务在网络系统中就反映为一个区块。与此同时,这个信息区块向整个系统中全体参与方公布,而全体参与方证实该业务信息有效,随后这个区块加入链式结构中成为永久和公开的业务凭证。这种链式结构不仅使安全性得到提高,还降低了整个系统数据处理的负担。

国际收支统计中,无论是直接申报还是间接申报,中心化的数据联网都将加重央行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负担。作为对中心化链式结构的优化,有两种新型架构思路:一种是单纯的去中心化,另一种是分布式的区块链。前者从中心化的线性结构中解放出了巨大的效率,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使每一个节点都联网,并承担存储和处理的任务。

分布式外汇账户

外汇管理的功能除了平衡国际收支外,还肩负了维护金融安全的使命。目前我国的外汇管理工具中,联网核查制度是最为基本的,其中联网的数据情报主要包括进口报关单和出口收结汇这两个内容。联网统计核查形成的数据库采用的安全升级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资源计划这种ERP系统的升级,一类是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信息兼容物联。从管理成本和升级难度上看,后者更具有普遍优势。

资本账户归并和简化是新时期我国外汇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而针对外汇账户的数据挖掘和组合搜索功能目前还没有实现。根据改革的内在要求,不仅是要实现这些统计处理功能,还要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和风险可控。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是直接由外汇市场交易推动的,由于国际外汇市场一直以来去中心化的特点,各国央行必须通过分散化的策略应对外汇供需压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全球外汇支付的平均成本在7.7%,而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网络支付的平均成本仅为1%。此外,外汇清算通常需要至少3天的时间,而分布式记账则可大大减少外汇清算时间。

与普通的去中心化方案不同,分布式外汇账户对身份信息的记录是广谱性和永久性的,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能够实时把控、有效防范,与当前采取的大额核准备案、事后定期抽查的管理方案相比,区块链分布式方案抗风险能力更高。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由于汇率机制的复杂性,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必然会加大外汇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人民币汇率在外汇市场竞价交易的实际操作中定价遵循着数量调整期权的非对称方法,与各国央行倡导的以利率远期和购买力平价为基础的汇率竞价机制并不相同,而且相对于竞价模式,我国汇率机制中的询价模式占据主导地位,也将外汇市场分割为银行柜台、商业银行之间以及海外资本市场等部分。为了实现人民币汇率制度深化改革目标的同时,又保证金融安全,银行做市商制度需要借鉴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提高在外汇市场的管理效率。

针对外汇局现行的管理机制,汇率形成的两大板块主要是指定商业银行柜台外汇市场以及银行间外汇市场。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也就因此分为两个板块,如图1所示,第一是将所有参与企业和个人作为节点联入第一个区块链,优化了银行挂牌汇价机制;第二是将所有外汇指定商业银行作为节点联入第二个区块链,优化了银行间交易汇价机制。

以购买力平价作为汇率决定机制是最为理想的设计,也是IMF与各国央行进行改革的大方向。中国人民银行对于购买力平价为本位提出的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取”锚定货币”,这不可避免地涉及多国主权货币的汇率机制。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除了产生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还伴随了金融技术的创新,尤其是针对如何降低外汇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这一方面。大熊建司等在2006年申请的”量子货币”专利技术就是运用量子传态的原理对货币的发行、验证、保存进行优化,使其适应于分布式网络的特点,增强了区块链中参与机构和个人的数据安全。高盛于2017年申请了SETLcoin(一种基于全新加密货币的证券结算系统)的专利,提高了点对点多币种不同资产的结算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国际市场汇率形成机制的效率。此外,这类专利技术还为相关监管部门在反洗钱、防伪以及防止身份盗用等领域提供了支持。

区块链技术下的外汇管理

区块链助力外汇管理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区块链技术对于深化外汇管理”五个转变”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区块链能够实现外汇数据、业务资料等情报的自动化第三方托管,提高了效率,并且降低了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成本。

第二,数据存储的分散化、完备的时点信息记录,容易复制和公开、不容易篡改和消弭,对外汇储备管理、国际收支统计监测有重要意义,缓解了央行中心化系统的风险压力。

第三,身份信息记录的分散化,在现有的报关和结汇联网核查的基础上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在防止逃汇和资本外逃,以及对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创新,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利用分布式记账的区块链技术能提高柜台汇价机制、审慎性监管及金融机构人民币结算清算的效率。

本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18年3月刊

数字货币 区块链 比特币

本文来源: 清华金融评论 文章作者: 清华金融评论 我要纠错

声明:本文由入驻金色财经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金色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