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于《区块链应用蓝皮书:中国区块链应用发展研究报告(2019)》
区块链仿佛是为公益而生,从区块链技术出现,人们一直在讨论和研究区块链和公益结合的具体方式。区块链作为一个新技术,如何应用到具体场景却并不容易。人们对区块链的理解、完美的切入点都是难点,作为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要让用户感知同样很复杂。
提到公益事业,公众的反应很复杂。一方面人们对公益活动的积极意义很认同,另一方面却在行动力上有所保留。根据人民智库关于公众公益观的调查【参考1】,2016-2017年之间,有66.7%的受访者有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有30.6%的受访者参与过公益组织举办的活动。
笔者在现实中随机采访身边的朋友是否参与过网络平台或其它一些公益活动,回答通常是“有…通常都是朋友、同事或者亲友影响下参与的”。问及原因,回答通常是“对公益机构不信任”、“不知道我帮了之后他们会有什么变化”、“跟我有什么关系…”。
所以,无论从调研结果看还是从公众体感,公益要真正做到“人人参与”还很远。笔者尝试根据过去数月的调研和实践,对当前公益领域面临的几方面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跟同仁们共同努力,共创新公益。
公益领域面临的问题
一. 机构公信力
机构公信力的负面案例无需赘述,每年都会有一些公益领域的负面新闻见诸媒体。比如,假借公益之名进行利益输送、行商、洗钱、传销,提供虚假信息对捐赠人进行诈捐,项目不公开、不透明、无结果,等等。
根据人民智库的调研结果【参考1】,财务公开透明成为公众首要考虑的因素(70.5%)。但是财务透明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普通公众没有这个判断力来进行透明度判别,这给公众参与带来很高的门槛。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目前公益机构运作模式复杂,公众没有参与感,所以难辨黑白。如何从机制上进行创新,给公众透明感知、给机构自证清白,这是公益领域当前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基本的问题。
二. 公众回报
当前流行的公众认知是,公益讲求的是“奉献”精神、不求回报,“做公益的人是个特别的群体”,可以说这样的错误观念也是让公众对公益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甚或形成道德绑架。公益是一项普通的社会事业,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而不是少数“特别群体”的事情。那么,做公益需要回报吗?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扫除人人参与的心理门槛,让公益事业成为人人参与的坦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想想人们为什么会要参与公益?除了进化心理学认为的基因因素,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与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
对于个人参与公益来说,可能是人们的对悲惨事物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可能是自己能够被需要的存在感、成就感,可能是为自己赢得赞誉的需要,也可能是宗教信仰(如佛教的因果报应)等等;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品牌美誉度、企业文化建设、税务减免等。
所以,我们对公益是否需要回报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需要。只是,我们要考虑这些回报的具体形式是什么。
三. 科技力
我国过去十几年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尤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确实给公益形态带来绝大变化,如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腾讯公益等,这些互联网募捐平台受助群体带来更广泛捐赠人和更高效的募捐工具。然而,相比于在科技在其它领域的深刻影响,在公益领域并未能影响到公益项目的实施、效果跟踪、技术化运营等更深的执行层面。
不管是发展了二三十年的管理信息化技术,还是最近几年兴起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IoT)等技术,都很少见诸公益领域,或进入很浅。
公益事业跟所有领域一样,都应该享用科技进步红利。公益不是“只需要捐钱捐物就可以了”,公益组织本身、公益项目的执行和后续运营同样需要用科技的力量来做得更好、更高效、更深入。这也是我们蚂蚁公益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重要方向。
区块链能做什么
本文不企图回答区块链是什么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应该还没有对区块链的统一定义。它跟比特币的关系,大家普遍认同“比特币是区块链,但区块链不是比特币”。要应用区块链技术,就要将区块链还原为技术本身。那么从应用者的角度来看,区块链能做什么?
一. 可信存证
区块链最重要的本质是一个不可篡改、可追溯的公共数据库,通过共识机制由多个节点共同维护的公共账本。其有以下重要特征:
(1) 不可篡改。即写入区块链的任何记录具有不可篡改性。时间戳、哈希校验等技术保证链上记录无法更改、分布式存储,永久保存,完整可信。
2018年9月7日,最高法院发布《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提及“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这是我国首次以司法解释形式对可信时间戳及区块链等固证存证手段进行法律确认,意味着电子固证存证技术在司法层面的应用迎来重要突破。
(2) 公开透明。区块链上的记录是公开透明的,任何节点均可以查看。对公益来说,最初的公益项目计划,捐赠记录以及项目的执行的支付和物流过程均为公开透明,审计机构或任何第三方都可以对项目进行监督。
二. 高效协同
公益是个周期长、参与方多的协作方式,中间还不乏很多兼职个人或组织,远非一个强协作机构能过。我们将区块链作为分布式数据库或去中心化数据库来使用。区块链的公共共享账本功能可解决公益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彼此分工协作的效率。
区块链技术通过加密技术和共识机制,降低了信任门槛。由链式数据结构保证的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自治、隐私保护、交易透明,实现上链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建立参与多方的信任关系。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链上数据的价值专注于协作,够用就好。这个原则很好的保护链上机构之间的数据资产安全性。
三.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一种特殊协议,旨在提供、验证及执行合约。具体来说,它允许我们在不需要第三方的情况下,执行可追溯、不可逆转和安全的交易。
智能合约包含了有关交易的所有信息,只有在满足要求后才会执行结果操作。智能合约和传统纸质合约的区别在于智能合约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因此,代码本身解释了参与方的相关义务。
智能合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基于区块链实现合约的自动履行。在公益场景里,公益机构发布了项目计划后,公众捐赠、支付订单等场景。
对公益项目来说,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合约。机构将发布了项目,就是公开了项目执行的步骤、时间、规则等。一方面,实现了透明机制,另一方面实时自动完成项目进程推进,实现高效协作。
区块链在公益领域的应用
本节基于前文讨论的几个具体问题来讨论,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公益领域的公开、透明和高效。
一. 打造善款来源和花销的阳光账本
在传统模式中,某个具体公益项目的账户首先吸纳捐款,项目方开始实施后,账单、拨付、相关图片和情况由运营人员上传录入。
而对于采用区块链的公益平台,从项目计划开始,每一笔善款产生开始,均写入区块链。由区块链根据项目计划自动执行,进行自动拨付或支付,所有凭据存证。整个过程实现参与方与资金流和物流的隔离,由最终受助方确认,完整捐赠实施。
另外,除了捐赠人、公益机构、受捐人之外,包括审计机构、监管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全民的监督,均可参与,来共同提升公益事业的透明度。
通过组建区块链联盟形式的组织方式,各方都可以更高效地参与到慈善公益事业中:审计机构可以即时发布审计报告;监管机构可以同步进行违规监管;新闻媒体可以获得原始信息进行传播。数据即时性与不可篡改等特性,使得快速发现公益行为中的不良现象并及时纠正成为可能。
二. 多方协同
公益项目通常要通过平台募捐、善款接收、采购、物流、机构执行等多个组织之间协同完成。环节众多,这也是公益项目周期长、可能滋生腐败、难以公开透明的原因之一。
将公益项目合约化,即将一个项目中需要的物资、采购计划、执行计划等按一定的逻辑条件形成区块链智能合约。由合约推进公益项目何时开始募捐、何时募捐完成或终止,何时支付、物流,何时执行完成。
通过区块链解决彼此信任问题,基于区块链进行业务交互,协同完成一个公益项目,正是区块链的核心能力。这种协同方式,同时还能极大提升一个公益项目的执行效率,降低线下协同和信任成本。
三. 隐私保护
公益活动中,不管是捐赠人还是受助人都有明确的的隐私保护诉求,同时也有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通过区块链加密技术,所有个人信息加密。区块链上只保留关键的项目执行计划、捐赠记录、执行过程、效果反馈等必要记录。
四. 通过IoT设备打造数据闭环
在整个公益项目的执行终端数据的采集一直是个待解决问题。数据采集的难度主要数据的真实性。通过智能设备自动采集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居、新零售货柜等智能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将这些设备引入公益领域,一方面对受助人做更智能化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是对公益项目实施过程数据真实性的基本保障,实现全链路形成数据数据闭环,让公益更可信、透明。
区块链应用于公益的核心价值:
· 全链路公开透明
从公益项目信息开始,到捐赠记录、支付记录以及终端实施的智能设备数据采集,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链路,为透明、可追溯做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审计机构、监督机构以及第三方的公共监督,形成了一个公益项目的全程记录公开监督,所有上链项目因此进入全透明时代。
· 提升公益执行效率
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协同部门之间的信任基础,基于公益项目,在公众、各专业职能机构参与下,可以快速推进项目执行,从而提升公益项目执行效率。
一个典型的公益区块链应用实践
根据上面的思考,我们设计了区块链在公益捐书方面的应用。
对公众来说,捐赠图书馆之后,首先关心的问题是,我捐赠的善款有没有去买书、有没有送到小朋友那里去?更进一步的问题可能是,小朋友喜欢读我捐的书吗?这个项目的执行成本是怎么样的,是否合理?
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基于区块链的公益项目模型:
关键设计:
公益机构提供具体的项目信息,包括项目的实施目标,详细的费用清单,实施计划和节奏,包括需要采购的书单。
公众参与捐赠,选择需要认捐的具体书籍。这个做法的目的是,让用户有更具体的跟踪目标,会对自己捐赠的书籍有更具体的追溯需求。而不是对一个笼统的“图书馆”的建设情况进行跟踪。
执行过程包括募捐完成、采购、物流等都有明确的执行节点,并在每个节点执行完成后提供具体票据和执行结果。
在图书上通过RFID贴上捐赠人信息,放入智能书柜。这样图书有借阅时,即可通过给用户通知反馈的方式来感知执行结果。
该方案中,从系统层面包括三个方面:
一. 公益链
公益链上定义了可扩展的开放模型,允许在合约上定义公益各参与方角色,以及角色将的职责及协作流程。随着公益业务的拓展,加入了新的公益角色、或者角色职责变更、或者协作流程升级时,合约也可以随着升级,重新表达公益参与方的实际流程。
此外公益链还接入了区块链预言机的能力,补充区块链智能合约与现实世界交互的短板,允许现实公益活动中更多的信息能与公益合约交互,除了资金、物资流,公益活动中的交易、订单、物流、终端信息等都能通过区块链预言机与公益合约有交互,这将大大拓展了公益合约所能触达的实际公益活动领域,不仅仅局限与存证记录资金物资流流转上,更丰富的公益活动都能在合约上编程、协作。
二. 图书管理智能设备
该设备从受助人角度看,为受助人、小朋友提供了开放式书柜,不再是“上了锁的图书室”,同时自动记录图书上架、借阅使用过程。是图书公益最佳的智能终端。
受助对象即读者们,通过书柜验证身份、取还书后,智能书柜将借还信息写上公益链。
三. 公众端应用
公众端是公众参与和关注公益项目的应用端。公众通过应用端参与捐赠活动,关注所有公益项目,并且接收公益项目反馈。
产品流程如下图所示:
该方案的具体产品「一书」已经在支付宝小程序平台发布(在支付宝搜索“一书”)。它不但从公益透明性角度给出很好的解决方案,还对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给出反馈,给公众参与公益的成就感,吸引公众持续参与。具体说它的特征有:
改变公众参与捐书的态度:通过让用户感知项目过程和结果,把原先可捐可不捐的无情绪公益,转变成含有“成就感”、“期待感”的正面情绪公益。
透明、可监督:所有捐书项目计划、捐书过程以及采购、运输、上架等过程和项目成果上链存证,不可篡改、可追溯,便于审计
深度运营:对公益阅读机构来说,实现公益阅读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跟踪反馈,公益机构可以跟进借阅记录进行进一步的阅读运营、效果提升,将公益阅读提升至基于数据深度运营的新阶段。
一个新技术应用于一个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远超出技术本身。对于区块链和公益践行者,应有“大爱无疆”的胸怀,来投入到公益区块链的探索中来。从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开始尝试用区块链等技术来助力公益。将区块链还原为技术本身,重新思考区块链能给公益带来的价值,而不拘泥于现有的区块链应用方案。
参考文献
中国公众的互联网公益观调查:http://www.cac.gov.cn/2017-03/20/c_1120656792.htm
作者:
朱海伟,蚂蚁金服创新科技事业部产品专家;
徐惠,蚂蚁金服创新科技事业部首席产品架构师;
邱鸿霖,蚂蚁金服创新科技事业部技术专家;
闫莺,蚂蚁金服创新科技事业部资深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