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从一个非常细微的角度、纯技术的层面切入话题,我们研究公共管理的学者从更细致的层面思考怎么提升公共治理的能力,跟大家分享一下区块链能够帮助我们做一些什么,特别是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当中。
我们不是纯研究IT技术的,今天不会在技术层面详细的展开,但是,我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跟大家回顾一下区块链这个技术的核心技术特性。
大家一提到区块链,对比特币都特别熟悉,知道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有记账的功能,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据库理解为一个账本或者是一个笔记本,我们可以把我们想要的东西记在上面,但是这个笔记本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分布式的账本,它的特点就是多中心的,只要是加入这个区块链的信息在全网的各个多中心的节点上都可以做到共享、公开,谁可以在数据库写录信息或者读取信息。
这也是多中心的机制,一旦分享在这个网络里面的数据,这个网络里面的节点大家都可以看到,大家也可以通过某一种设置被写录信息,这也就是记录的权力,它是全程透明、全网透明,它的信息都是可追溯的。大家可以看到,网络上对于区块链的描述说不可篡改,绝对意义上来说是防篡改,篡改成本是非常高的,大家只要知道它的核心特点是公开、透明、多中心、可追溯、难篡改,这个核心就到位了。
抗疫过程当中这些核心点能够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特别丰富的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场景。今天,大家打开互联网可以看得目不暇接,但是,应用逻辑是很清晰的。可以把具体场景做一些分析,无外乎是以下这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果我们需要区块链这个技术帮助我们做一个事情,比如现在要做真实可靠的追踪,无论这个追踪是什么具体场景上的追踪,我们都可以用区块链。
第二种情况,如果需要多中心模式下的读写信息,这个读写信息就是发布信息和读取信息;很多时候我们说要共享信息,让社会能够看到某一些信息,这就是读取信息;写信息就是发布信息;所以在这个链上我们说多中心的读写如果想实现类似的功能可以用区块链。
第三种情况,是把两个加在一起,如果我们既想做到真实可靠的追踪,还想同时进行多中心的读写,我们可以用区块链。主要就是这三重应用逻辑。
今天,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在这个论坛当中,讨论的既然是在此次疫情当中国家对于新技术应用经验层面的解决,也是对未来利用区块链可以做更多场景落地的一种畅想,大家可以具体畅想,比如司法行政、供应链管理、司法管理等等。
具体到这次疫情抗击,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了,虽然疫情还没有结束,各地包括各个数据公司都在积极参与相关技术的建设,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特别宝贵的尝试了。
比如说按照时间线来梳理这个过程,从疫情最开始,就是发现机制,整个过程既是对既有已经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落地的总结,同时也是我们把对未来的畅想放在一起。比如说区块链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疫情,当疫情真正爆发了之后就是全社会集合所有的力量应对疫情的过程。
在应对疫情的过程当中,区块链还可以做一系列的事情。比如说它可以去追踪人员的流动,这就是追踪功能;所有的相关的物资流动,区块链可以助力物资的流动、追踪;再有就是资源管理,这个资源管理主要集中在组织内部的资源管理;还有就是宏观指挥,杭州的城市大脑做得非常棒,宏观指挥应急管理平台,区块链可以在里面做很多事情。
还有质量监管,这次我们看到很多物资追踪生产链条的管理;再有就是保险理赔,比如这次疫情当中很多人要去医院看病,涉及到使用保险的理赔环节,如果按照传统的程序免不了文件的传输、面对面的接触,利用区块链可以做一些事情,帮助减少相关人员面对面的机会。虽然疫情还没有结束,但是社会要正常运转;正常运转的领域当中,尤其是前期一段时间我们看到经济活动暂时停止,社会不可能所有的功能都暂时停止,在可以做的一些功能当中区块链可以助力于特殊时期功能的运转。
对于疫情的发现机制,区块链可以做什么?基于上面所述的技术逻辑,比如说它可以建立疫情的发现机制,和传统纵向的发现机制是不一样的。虽然在非典之后国家CDC已经建立了比以前高效的发现机制,但是它和区块链支撑下的机制不一样的,区块链是扁平多中心的。
如果说我们用区块链去构想和设计这么一个发现机制,也就是说真正的发现终端不一定是机构,也可能不一定是以医院作为发现终端。比如说医生个人都可以实名认证可以追溯到他身份,他可以作为发行终端在系统里写入信息;一旦写入信息和纵向的发现机制的区别是什么?区别是全网都可以看到。
公共管理领域我们使用区块链的时候和大家之前理解的比特币有很大的不同,比特币使用的链主要是私链。私链是要进行实时的交易,它是匿名的,任何人都可以上链。我们在联盟链的语境之下更方便于组织内部的管理,我们现在更多想讨论未来在公共管理领域应用的区块链架构是基于联盟链的架构,在链内部无论机构、个人的身份都是透明的,实际上他就会更加对自我的行为有更加高度的自我约束。
这种机制下我们就区别于传统纵向信息发现机制,在同一层级会发现是多点可以读可以取。实际上,我们国家不管在行政层级、还是在管理层级,都是多层级的,在纵向上层级与层级之间实际上也是顺时可以看到的。这样,实际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扁平化、多点化,这是疫情发现机制区块链可以做的事情。
对于人员流动,跟我刚才说的逻辑是一致的,在我们追踪人员的时候可以用。区块链虽然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对这一方面我的视角主要是集中在组织内部的管理和目标的角度;比如,作为一个已经确诊的病人,在前期舆情阶段发现类似的现象,当人员跨区域流动的时候由于信息不对称,由于部门与跨区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所以有可能他在其它异地就过医、看过病,但是流动到另外一个区域之后,由于信息不共享,可能延误了他被发现的最好的时机。
如果能用上区块链,可以帮助跨区域之间的部门,比如说都在区块链上的不同地区的医院,一旦你在一个地方就诊,全链信息立刻共享,而且是实时的。当然我说的这种情况是新增的个人信息存证,还有一些是传统信息,比如一直都有的我们身份证号码,这就是既有的信息存证,两者叠加在一起就可以实行实时人员追踪。
在这个逻辑下,可以实现对确诊病例流动的追踪。现在,我们从防控的角度看一下,大量没有被确诊的人的健康状况怎么样?目前,我们国家在一些地方已经应用区块链技术。山东省的某些地方在做这个事情,利用区块链分布式的采集组织内部各个成员的健康情况而且是实时的跟踪。
现在,更多机构单位用的是微信打卡签到,有些只是简单的报到;其实,这种方式你并不能知道他的真实的、全面的情况,就实现不了综合的信息的追踪。在复工复产的过程当中,人员流动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供应链、物资管理也可以用区块链做。这都是追踪的过程。
物资流动主要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场景。公益捐赠场景,之前我在相应的文章也提过,这次公益捐赠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什么?我们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暴露出来了,我们不知道疫情比较严重的武汉或者湖北省的一些地方到底缺什么物资,什么样的物资更紧缺?每个医院具体每天的消耗量是多少?这个都不清楚。还有就是当捐赠者捐出这个物品的时候怎么样更好的匹配?
从物流的过程中到分发的过程中,这个全景会发现各个阶段相对来讲比较断裂,而且全部捐赠的数据也很难都连在一起。但是通过区块链我们就可以做到全景整合,也可以把所有数据都晒在阳光下,让任何人都有读数据的权利。
只要被捐赠物资进入了物流程序,从这个第一环节开始就可以进入全程区块链追踪系统,包括物流、存储、物资分发、派送等全过程信息,这个全过程就可以被完整的记录下来,以及物流运送到地方之后具体的货品分发进入时间、调取时间、谁调取的、调取对象、代收机构是什么,这都是点对点的信息,区块链可以很好实现。最重要的是,在疫情之下的物资分配是跨越物流、政府部门、慈善机构、派送平台和渠道等。
这里的政府部门都不是单一部门,它们都是大量的同质的部门,比如全国有N个物流公司,全国各个层级可能有N个政府会参与全国范围的慈善物资的调配分配,它是多点、弥散的。实际上,在这个区块链的网络支撑下,现在谈的只是一个设想,这是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是协同而且高效的,现在还没有这么大范围、这么深程度的关于慈善捐赠的区块链落地。
当所有链上的数据,我们对全社会公开,社会当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通过他的权限之内的登录方式看到所有物资的流动,这不仅仅会提高效率而且会提高公信力。
对于资源管理,说的是组织内部的资源。比如,在疫情期间,我们会看到很多医院,不仅仅是它的消耗性物资紧张,而且床位也非常紧张,有很多医疗资源和床位配套的这些诊治资源都是非常紧张的。
特别是在疫情早期,我们就会发现比较严重的一些地方有病患集中拥堵的某部分医院,因为大家不知道总体医院的状况、床位消耗量是怎样的情况。实际上,如果在区块链的帮助之下,我们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比如,在单一的医院内部,医院的床位总量是多少?今天用了多少?今天有多少人住院、今天有多少人出院?这些都是实时的。这些不仅仅方便医院内部的管理,而且可以向全社会内部开放,让社会公众也可以看到今天他想去的这个医院的资源状况,如果这个医院满了就可以去别的医院。如果实现了区域内部医院床位资源的自主调配,不仅仅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可能性。
在早期,我们发现很多病人,因为到医院很难排上队,情绪很差,所以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争执,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资源透明,这种现象可以有效的降低和避免。还有就是消耗性物资,这是这次捐赠物资最重要的,比如像医用口罩、防护服等。
在疫情期间,消耗性物资的动态变化程度较大,在早期的武汉各家医院,有的时候都不知道每天消耗了多少物资、还缺多少物资,很多医院用的统计手段还是非常传统的,比如用笔纸记起来;有时在抗疫一线也很难做到数据精准。如果在区块链的帮助下,只要物资一入库就会被记录下来,在各个部门领取物资,谁领取的,扫个码这个物资就立刻上链了,已经消耗了、是谁用了,可以非常精准的让链上的成员看到这个医院的消耗性物资的消耗情况。
当所有的医院都加入后,就是治理者加入。比如说,地方政府及上级政府都加入的时候,我们就不再需要把医管局的领导叫到面前,去问他今天哪个医院有多少床位、物资怎么样,只要打开这个链条都可以看到全局情况,而且是准确的,因为区块链在技术上可以做到准确追踪。
对于城市宏观管理,我们已经看到,已经有了城市大脑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区块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涉及到短期之内多个政府部门的协作,而且是实时的协作。这不是政府的常态化管理,常态化管理我们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爆发出大量的管理的数据。但是,有了技术平台之后,疫情短期之内爆发出来大量的数据就可以得到实时的关注。我这里列的这些技术现在都在推进,区块链未来也可以变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对于质量管理,就是刚才说的防疫物资的信息追踪。这次我们看到了很多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口罩信息全过程的追踪,有相关的媒体就报道说口罩也有了数字身份证;这个技术早就有,几年前我们就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的追踪,只不过这次疫情当中我们把已经用的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换了一个场景而已,所以回到我刚才说的应用逻辑,你只要是基本上服从那两条的,我们真的可以脑洞大开的去想很多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对于保险理赔,这一次像香港也在用相关的技术,有一些保险公司直接用区块链不见面理赔了,这个非常方便。
对于支撑社会的正常运转,这个特别的一个体现就是区块链政务服务的一些应用,这次这个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确实我们看到了很多地方的政府这次加快速度上马区块链技术来支持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供给,所以无论是在政务服务供给还是公共服务供给层面上,这次区块链上的威力都彰显出来了。
比如说北京的海淀区两年之前开始使用区块链,最近疫情之下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现在40个场景在区块链帮助下实现不见面审批,大家说之前不用区块链也可以不见面审批,这指的是对于用户端来说可能是不见面,但实际上后台我们该提交的纸制文件还得提交,可能在审批的过程当中还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但是在区块链的帮助之下它可以大大提高审批效率,之前可能快了一点的审批流程区块链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拉取,相互印证、比对证明你是你,所以像两三天的办理流程短短几个小时就可以办理出来了,这个方面我们看到复工复产已经推进了一段时间,很多企业有大量的办事需求,但是办事大厅如果去的办事人的密度过高还是有隐患的,所以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之下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最后谈一下挑战与展望:
一、我们现在看到,目前落地的一些应用主要还是以城市为单元的,疫情物资的追踪是跨区域的,但是它是单一场景的,可是未来实际上还要在疫情过程当中我们看到很多领域都需要全国一盘棋,无论是物资流动还是供应链延伸,都是需要跨领域跨地域的,未来区块链对这方面还是大有作为的。
二、我们说区块链很有帮助,但是它不能做成数据主体是唯一的。现在很多政府职能部门是作为数据主体,它是产生数据或者大量集合这种社会数据的,如果原始数据质量不高、上链的质量数据也不高,这个上链的数据没有任何其他主体可以提供的,我们看到,现在政府职能部门有一些基础数据特别是一些年代比较久的这种基础数据,既有的存证电子化程度不高、数据质量也不高,这是未来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技术本身难以解决的。
三、我刚才畅想了很多区块链在抗疫当中能够帮助我们做什么,疫情终究会过去,我们更常态的治理状态还是要回归到常态化,比如说我调集了大量的资源建构了区块链网络,现在其实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将来回归到常态化治理的时候,我们现在建造的这么大或者有可能建造的这么大规模跨地域协同的链如何拆分到具体的行业或者具体的领域,在常态化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利用提高治理效率。
四、安全隐私。看到大量的文章在担忧这么大规模的利用区块链信息的隐私怎么保护?这就回到我一开始说的,因为我们很少提及私链和联盟链的区别,可能有很多朋友认为是不是我们用的这个链和比特币的链是一样的,大家看到比特币相关报道特别多,就会自然把比特币的特点链接到我们联盟链上,基于联盟链的核心特点它可以兼顾区块链的技术性优势,同时也兼顾到我们公共管理的需求,未来在这方面可以有进一步的探讨。
区块链是什么?就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工具,这个工具确实挺好用的,而且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技术性工具,是辅助于我们治理目的的,一定要善用这种技术,知道它的适用范围、局限和边界在哪里,我们把它用好之后才能够很好的提高我们治理效能;它不是万能的,我们要正视它能够发挥的效力。
张楠迪扬(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青岛分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