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挖矿
近期IPFS的主网上线跳票再度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点。随着IPFS带来的存储挖矿的投资热潮并不会轻易褪去。
存储挖矿又称为硬盘挖矿,是基于硬盘存储器获取加密货币的过程。硬盘挖矿的优点也十分显而易见,诸如设备成本相较下较为低廉,软件安装配置简单易上手,无需大量图形处理耗能极小等。
目前存储挖矿领域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主流算法。
1.容量证明 (Proof-of-Capacity)
矿工提供可用磁盘空间,系统可以使用它来完成创建新数据块等任务。用户一般需要进行P盘,预先在硬盘中生成数据,以获得出块奖励。Lava采用的正是PoC共识。
2.存储证明(Proof-of-Storage)
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储即挖矿,同样需要矿工提供硬盘空间。存储证明成为去中心化云存储网络的解决方案,不是像容量证明那样生成数据块。在存储系统中,用户租出硬盘空间提供给他人,存储挖矿的奖励来自于他人每月支付文件存储费用。
3.复制证明(PoRep)
用于证明数据被存储到了硬盘空间,该算法自于 Filecoin 网路。该网络还有一个时空证明,用于保证在特定的时间矿工仍旧存储着数据。Filecoin网络的复制证明和时空证明,组成了一种新型的存储证明。
4.存真证明(PoST)
存储证明是一种改进型的存储证明,用于验证存储节点和存储行为的真实性,维护数据真实有价值。
与PoW或PoS相比,PoC的优势已经在多个视角下被提及和审视。Lava选择PoC的初心是认为PoC的清洁、高效、节能及低门槛能为区块链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对于一个成为全球影响力的加密货币而言,可持续能源非常重要。
然而,存储挖矿也存在自己的问题。如果存储空间仅仅存储一些无意义的验证数据,其实也是一种浪费。现阶段的存储挖矿领域则需要在“有意义存储”上实现新的突破。
为此Lava进行了针对“PoC3”的研究。
PoC3
PoC3的概念,最早由Burstcoin提出。
Burst定义的PoC3,将与PoC2并行存在,基于一种两用数据(dual-use plots)而不是只针对PoC和PoC2的Plot数据。在这里的两用数据指的是包含真实世界的数据,如电影、音频、维基百科档案文件,地图数据等等。
但PoC3由于其设计特性问题,在验证过程前必须要求硬盘内留有一定数据存储位置,并且所有用户的存储设备中都存储相同文件,用以检索验证。
PoC3协议将允许这些文件在网络中公布并按节点投票进行验证文件是否包含其中。如果节点投票赞成通过将这些文件添加到两用数据,那么节点本身便会存储这些文件,每个节点都会在这些文件中找到最后期限,这是基于对这些文件的个性化版本上虚拟的数据树值的测试方法。
一旦进入可接受的Plot池中,PoC3的Plot数据将一直保留,对于挖矿而言,它们的存在是可选的,当需要从头开始重新同步数据时,整个区块链对于此类数据的验证是强制性的。因此PoC3中储存的“有意义数据”必须是相同的。
虽然相比之前的存储挖矿方案有所进步,但仍然是有所限制的。成千上万份相同的数据存储于PoC3网络中,对于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仍然比较低下,在这个过程中,PoC网络存储起到的主要是备份作用。Burst因此提出存储维基百科内容,记录“让人永久感兴趣的文档“,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
PoCX
那么是否存在更高效的方法,可以让私有文档、图片或浏览器缓存等满足个人需求的数据进行存储,实现真正的“挖矿与存储”两不误呢?
可以看到,Lava近期对PoC3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决定以此为基础,拟升级名为“PoCX”的共识机制。通过自有研发的特殊技术手段,实现在不影响存储内容的情况下,Plot文件的编译及检索,使得存储空间得到真正有效利用。
PoCX的实现将推动存储成为区块链技术的最佳落地应用场景。第一,以此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存储,存储是完全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实体经济,链上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更加紧密;第二,在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可用性、异地容灾性等方面,分布式存储可实现去中心化的需求;第三,PoCX使得存储有数据去重的特性,门槛越低,用户越多,安全性越高,网络维护成本越低。
再加上Lava独有的火石机制及去中心化矿池,可以激励矿工加入,迅速构建覆盖全球的庞大存储池。
Lava相信,PoCX的提出对于整个存储挖矿生态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