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测”成绩亮眼 数字人民币有望重构支付体系

“公测”成绩亮眼 数字人民币有望重构支付体系

来源:中国证券报 齐金钊

超过186万人”抢红包”、超过9.5万人体验消费、1.1万余家商户接入支付功能……日前,国内数字人民币第三轮”公测”在深圳落下帷幕。2021年1月18日晚间,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福田有礼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期间,中签个人使用红包交易近14万笔,交易金额1822.65万元。专家认为,数字人民币能打破支付壁垒,有望逐步重构支付体系。

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1月18日晚间,福田区政府公布了”福田有礼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的测试成绩单,总计超过186万人在深个人完成活动预约登记,其中95628名中签个人成功领取”福田有礼数字人民币红包”,使用红包交易139794笔,交易金额1822.65万元。在消费红包之余,部分中签个人还对本人数字钱包进行充值,充值消费金额151.97万元。

此次活动是国内数字人民币第三轮公开测试。与2020年深圳市罗湖区和苏州市进行的前两轮测试相比,数字人民币在本轮测试中的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拓展。

本次活动结束后,中签个人的数字钱包可正常使用,参加本次活动的一万余家商户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活动结束后仍可正常接受数字人民币付款。

此外,如有商户想进一步参加数字人民币试点,也有相关途径可供选择。目前,参加数字人民币研发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六家银行已在深圳改造了一批可受理数字人民币的商户。若有意参加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商户,可就近联系这六家银行任一网点咨询办理。

支付体系面临重构

此前有分析认为,微信支付、支付宝使用场景已很丰富,数字人民币推出必要性不大。专家指出,这种观点没有清晰认识到法定数字货币的本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不断提速,表明数字人民币正在逐步重构支付体系。

“随着数字人民币测试不断扩围、推进,也许使用数字人民币的人越来越多,使用微信和支付宝的人越来越少。”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相比非银行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由央行发行,安全性更高,不用绑定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还可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使用,使用范围更广。数字人民币可打破支付行业壁垒,在所支持的银行和支付工具间实现流通,而支付宝和微信之间无法进行转账。不过,人们认识到数字人民币的优势还需一段时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当下数字人民币推进十分顺利,未来还要解决使用场景中的可控匿名性问题,重点是如何平衡匿名性与合规性之间的关系。当前,由于移动支付普及,流通中的现金使用量很小,资金集中在银行体系和互联网金融体系中。如有数字人民币,会有部分流通中的现金回归到用户手中。

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2020年4月,央行数研所宣布首批试点的”四地一场景”,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奥会场景,均已落地。2021年,第二批数字人民币面向公众的试点将包括上海、海南、长沙、青岛、大连、西安六地。随着数字人民币测试不断推进,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分析人士指出,数字人民币发行将采取”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它营运机构”双层运营体系。其中,第一层是央行与商业银行等直接互动,第二层是商业银行等与个人及企业等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数字人民币试点成功,在覆盖场景、使用体验方面持续升级,得益于各方力量推动,央行、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平台等,为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流通及场景和技术支持等服务。数字货币支付生态链正在形成。

天风证券指出,数字人民币技术进展包括”双离线”支付、硬钱包、生物特征识别等。受益较大的将是系统、终端、安全三类公司。

数字货币产业大势已到来,可关注三条主线。数字货币涉及银行相关系统改造供应商、支付设备改造厂商,以及加密算法相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