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浪潮,从未退却过。
能够出生在90世纪末的我们无疑是幸运的;远离了战争的喧嚣,还能见证那么多时代的巨人改变世界。比尔·盖茨、乔布斯、埃里·克森这些早年就已经接触到了电脑编程的时代人物成为了第一代吃螃蟹的人。天时、地利、人和仿佛成为了70、80年代的代名词。群狼环伺,互联网这个生态的不断变革,正在逐渐成型。而这其中一场场精彩而又悲壮的战役诠释了时代的变革,注定离不开牺牲。就如同马云在2000年后抢夺了易趣的C2C市场端,随后又布局了移动支付、阿里云、物流、金融等。又有如百度在李彦宏的统治下,随波逐流,逐渐被它的竞争对手谷歌甩开,而现在只能在中文搜索领域这”一亩三分地”继续苟延残喘。
互联网浪潮滚滚向前,其发展史映射区块链产业链,尤其在2017年比特币以及以太坊等数字资产在价值方面给不少投资人带来了惊人的回报之后,区块链更是家喻户晓。潮起潮落,随着区块链行业泡沫被一层层撇去,当聚光灯散去,我们回头看区块链本身,看最近扎克伯格的一鸣惊人,随着Facebook的全球级别的社交流量,Libra到底能否为我们创造价值?而创造出来的价值又能否与当年的互联网浪潮所匹敌呢?区块链浪潮中隐私破局所谓何来?
从百家争鸣的互联网到大众信仰的区块链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我们总能从其中窥见每一次前进的痕迹!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上世纪末创立,但直到2008年才迎来”互联网+”的爆发,区块链从2008年中本聪发表比特币白皮书开始已经走过了10年。。。。。。
区块链被看做是互联网的下半场——”价值互联网”,而且区块链的发展速度比互联网还要快,那么在将来其产生的价值也是难以估计的。
区块链是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就犹如人们千百年来对宗教一样,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权利甚至能与皇权所匹敌。而也就是这种信仰,让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研究,去讨论应用的方法,从而也创造了区块链的核心价值观-信任。在互联网崛起时代,人们若是发现了区块链这项技术,那么可以想象,也许脸书(Facebook)的用户信息丑闻就不会沸沸扬扬,也许谷歌、亚马逊再也没有办法通过出售用户喜好信息而赚钱因为区块链天然的通证激励机制以及去信任化方式。但是也正是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因为资本、成本、竞争等原因走的太快而没能在互联网技术的本质上做到垂直衍生,从而使今天的区块链这个行业有可能弯道超车,成为更新一代的互联网。
比特币技术在2009年被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布出来后,花了整整7年时间才逐渐让人们认可它。这与1983年的万维网如出一辙。而当人们真正接受这项技术后,发展的速度极快,在2017年光是关于区块链的项目(或者叫它们早期区块链社区实验)全球就有8万多个,而因为区块链本身的特性(ATOMIC):Assets(资产),Trust(信任),Ownership(所有权)Identity(身份),Contracts(协议)让人们为之而着迷。虽说在未来5年左右我们很有可能就能知道有哪些区块链项目有价值(去中心化亚马逊,去中心化脸书,去中心化谷歌),又有哪些项目会随着历史的长河而消逝。
从BTC的星星之火到Libra的一鸣惊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鸣惊人可以改写历史。
比特币第一次引起较大的关注是2010年12月5日,到现在的家喻户晓,浪潮在一次次掀起,时代的巨轮在缓缓向前。区块链行业迎来了一位重磅玩家——背后是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Libra白皮书在全球期待中上线了。扎克伯格和他的Facebook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尝试,敢于挑战隐私保护、金融体系,敢于创设数字资产、数字货币等一系列的创新事务。
有人蠢蠢欲动,想借机再次掀起”加密货币”的风潮。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或许是扎克伯格突围的一次尝试,但是美好的愿景与现实之间横亘着整个社会。在现有的互联网业务模型下,如果要变现就必然要触碰到用户数据隐私问题,这几乎无解。欧美的数据保护法案已经将这条路堵上了。想想前些年的剑桥数据泄露事件,小扎不可能再冒这个风险。不过,得说明的是,我们中国用户的数据几乎是透明的,互联网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数据共享同盟,当你在这个app上点击某个新闻,很快另外一个app会给你推送相关的广告。他们说已经脱敏了,谁知道呢?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带有加密、信任、点对点、不被篡改等特征的”中间件”,有望解决这个难题。基于区块链加密、去中心化的特性,用户得以在拥有数字身份的同时维护自身隐私,并且可以只允许特定组织或个人访问、储存、分析或分享个人数据。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个人数据掌控权从互联网公司转移到了用户自己手中,使人人掌控自己的个人数据成为可能,随着亦来云主网2.0Ilias正式发布,亦来云公链基础设施搭建进一步完善。
原创:链世界
Libra,火的一塌糊涂啊
天秤座,这个热点可以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