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旗下赛迪发布“2018年度公有链创新力十强” 国内仅NULS一家上榜

导读:刚刚,工信部旗下赛迪发布”2018年度公有链创新力十强”,国内仅NULS一家上榜。另外,在最近一期(第8期)赛迪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中,NULS跃升至第六名。

【赛迪网讯】创新是区块链技术不断演进的核心动力,开源开放是公有链技术创新的唯一模式。公有链区别与联盟链、私有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具有完全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既是应用层面的,也是治理层面的,更是创新层面的。开源是公有链价值实现的基础,公有链之所以能够在没有中心化组织维护的前提下稳定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的信任机制是建立在软件代码层面上的,也就是说,用户可以不参与代码的更新与维护,但是确实可以看到软件所对应的真实代码,可以通过编译形成公有链软件。从创新角度来看,全球主流的公有链均处在持续创新阶段,没有一条公有链可以认为是完美的,开源通过集聚全球智力资源,赋予了其持续创新的动力。Github、Gitlab等国际主流开源代码托管平台为全球公有链发展提供了成长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不仅可以获得全球的智力资源,参与全球主流公链的创新协作,更能将创新成果分享出去,驱动新技术、新平台的出现。当前,随着科技公司的参与,公有链技术创新呈现出企业化和社区化两种模式,但开源世界丰富的创新资源对于公有链持续创新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赛迪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基于技术创新及应用的视角,从基础技术、应用性和创新力三个方面对全球主流公有链进行评估,评估对象包括了34条全球知名公有链。其中,创新力主要考察公有链的持续创新情况,包括开发人员规模、代码更新情况和代码影响力,创新力分项指数占技术评估总指数的15%。需要说明的是,创新力指数是赛迪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中唯一一个完全由客观定量数据计算得出的分项指数,鉴于每月各条公有链的代码更新情况不一,创新力分项指数的月度变化也相对较大。

开发人员方面,开源开放的创新模式使得公有链有机会汇集全球各地的智力资源,使其共同参与系统的持续开发和优化。尽管任何公有链的技术创新离不开核心团队的持续付出,但不可否认,获得更多开发者的支持,公有链的创新动力将更加强劲。根据对评估对象开发人员规模的统计,平均每条链在代码托管平台上注册的开发人员为158人,2018年12月当月参与公有链核心库代码更新的开发人员为10人。

代码更新方面,基于开源的基本模式,公有链的代码也在按照开源的基本规则进行持续不断的更新。业界普遍认为,区块链技术尚在发展的初期,还远未达到成熟水平,因此,也可推断出,所有的公有链也都是不成熟的,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作为最早的公有链项目,比特币的代码更新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近一年来核心库代码更新提交量达到1759次,平均每天有4.8个新的提交。根据对评估对象的统计,平均每条公有链近一年来的代码更新提交值为1387次,近半年来代码更新提交值为589次。2018年12月数据显示,平均每条链核心库代码提交量为63.9,代码增加量为9911,代码删减量为8990。

代码影响力方面,代码开源的最大价值在于创新成果可以传导,极大减少了重复创新的工作量,提高了创新效率。公有链之所以能够得以快速地发展,就得益于开源的代码分享机制。试想,如果比特币代码不开源,那么还会出现当前公有链百花齐放的创新格局吗?当然,开源不等于免费,也不意味着可以抄袭,开源需要根据开源许可证协议履行自身的义务,进而将成果反馈至开源社区。基于开源代码托管平台,代码分叉(fork)值可以间接表征一个项目对其他项目的贡献度,关注(watch)值可以间接表征一个项目对开发者的吸引力。根据对评估对象开源代码库相关数据的统计,平均每条公有链的代码分叉值为1499,关注值为411。

根据赛迪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第1-8期)创新力分项得分均值,经专家顾问审核,确定了赛迪2018年度公有链创新力十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分别如下:

据悉,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工作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属的赛迪(青岛)区块链研究院组织实施,自2018年5月起,评估结果按月发布,2018年共发布8期评估指数。NULS项目在最近一期评估中,获评第6名。

来源:NU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