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亦来云 构建去中心化可信环境

文/曲率区动:铭

目前金融市场恐慌情绪弥漫,本周全球股市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周,暴跌和熔断频频上演。分析人士认为,各国央行和政府陆续出台应对措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冲击和安抚市场情绪,但在疫情得到遏制前,市场波动或将持续。接下来需持续关注疫情对全球股市的影响。在美联储(FED)领衔的全球央行降息风暴之下,近期多家央行已启动降息,美联储、英国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等更是紧急大降息,即便一些央行如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已经实行负利率,但均或多或少出台了刺激举措以“救市”。在经历了数日的剧烈波动后,比特币也开启了狂泻模式跌幅一度接近50%,再次刷新单日跌幅纪录。在所有资本市场的影响下,比特币也不能幸免。区块链的发展再遇阻碍。
纵观区块链的发展史,区块链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境,如扩容问题、即时拓展性和延伸性的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者们煞费苦心,先后提出侧链、子链、闪电网络、DAG、分片、跨链等技术方案。但这些方案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系统方案吗?我们可以从区块链发展中的几个趋势进行思考,寻找真正具有潜力的项目。

专注区块链的效率是误区

以太坊和比特币本质上是八千台或者一万三千台节点连成的单线计算机。例如,比特币每十分钟一个Megabyt(兆字节;百万数元组),它是一个线性增长,是一个线性函数。因此,公有链并不天然自带强大通讯、计算和存储能力。区块链公链是一个账本,许多节点需要共同、分别、独立记录一个流水账,还要对账。这实际上就是重复劳动,自然不如其中任意一个活动节点的计算机。期望拓展公链性能,以实现公链承载企业级应用,持这种想法的人是否该醒醒了?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是去中心建立信任,不是计算机的效率问题。
那提高效率的有效渠道是什么呢?是多台计算机的分工合作,即云计算。不管是亚马逊云,阿里云,其实就是多台计算机分工合作,提高效率。这与区块链上的计算机相互怀疑,相互制衡,达成去中心的信任是根本不同的。
用多台计算机达到高效和用多台计算机达到信任,这两个目标根本不同。区块链技术只能做一件非常关键的事,那就是建立”去中心化的信任”,其余都是画蛇添足。亚马逊或者阿里云是中心化的云,那么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去中心化的云?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去中心的平台来完成这件事,这就是Decentralized Carrier(去中心的运营商)。

亦来云布局可信环境

从某种角度看,”比特币 = 可信记账“,比特币相当于为用户在虚拟世界创建一个钱包,里面只能装比特币(比特币实质就是可信记账的货币)。”以太坊 = 可信记账 + 可信计算“,以太坊相当于为用户虚拟世界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点的卡包,里面可以装以太币及基于以太坊开发的生态币之外,还可以装一些合同,保险,产权证明等之类的(以太坊的可信计算指智能合约能在链上进行的运算)。”亦来云 = 可信记账 + 可信计算 + 可信应用环境“。
所有人只看到以太坊的TPS效率低的问题,POS共识问题。 但没有人注意到以太坊还缺一个可信任的运行环境。区块链逻辑上就是一个账本,所以区块链不能做复杂的逻辑,区块链是用来解决信任问题的,而解决信用问题的手段就是通过各个节点的共同验证来实现的。
公链真正要做的是信任,而建立信任其实是以速度、效率为代价的,公链本身不能跑应用,高效的互联网才是跑应用的最佳选择。区块链和互联网的最佳结合,是用区块链搭建互联网底层信任体系,而应用则由云计算的虚拟机承担,虚拟机在网络上运行,在个人终端运行,这个虚拟机也就是指可信任的运行环境。互联网上无非两种文件——数据或者程序。如果要想传递”价值”,也就是”正本”文件,必然是要传递程序。个人要拥有自己的程序,需要在传递程序过程中保证安全性。Elastos Carrier是去中心化的通讯平台,亦来云构建出一个去中心运营商(decentralized carrier),实现无网站的Smartweb,打造一套公平、公正、安全的数据物流系统。通过区块链这个隐含的第三方,保证了该物流系统是自运行,从而可以做到:对用户的数据库房保驾护航,并保证数据在价值流转的过程中不被劫持和盗版。
亦来云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elastOS就像是一个运行代码和存储数据的安全通道,使用联合挖矿来利用比特币的巨大哈希能力保护其网络。所以,任何直接在区块链上运行的代码都是超级安全的——无论是用于发送ELA还是在相应的Elastos侧链上运行以太坊智能合约或NEO智能合约。elastOS 作为亦来云底层基础架构的”集大成者”,未来将真正让”数据真正确权到每个人,实现个人的数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