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纬创投
以前一个说法是”互联网是无所不能的,它可以颠覆一切”——但除了银行。银行体系的根基、效率、创新、安全与信用构成的系统,似乎是为数不多的、很难仅靠互联网更高层级的组织模式,就可以轻易颠覆。
以前一个说法是”互联网是无所不能的,它可以颠覆一切”——但除了银行。银行体系的根基、效率、创新、安全与信用构成的系统,似乎是为数不多的、很难仅靠互联网更高层级的组织模式,就可以轻易颠覆。
但现在,世界上著名的互联网公司Facebook要挑战这一信条了,并且挑战的似乎还是”央行”的部分职能。这几乎也是最近科技与金融界最热的事情了。
以下,我们整理了关于Facebook和他的Libra的12个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主页君对与之有关的资料、白皮书等等的阅读与思考。
Libra是很让币圈兴奋的一件事。因为抛开它的那些普惠金融价值观,它起码能实现让更多的人接触数字货币——以前这个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如果不信,你可以去交易所注册账户再倒几次手试试。但是如果Facebook简单粗暴地在页面上有一个专区,让他的27亿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一键购买Libra”,那确实是一件令这个圈子里的人兴奋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就那么乐观。如果Libra要承担稳定币的职责,就说明它的波动要很小,不是投机的标的。Libra需要保证它一币对应一揽子货币的账户,储备金是充足的。
这点原来的稳定币USDT做得不错,但在数字货币市场大举波动的时候,USDT的增发行为也一度引起用户的质疑,即它的账户里是不是保证了一美金兑付一USDT的可能。
在波动出现或者市场信心极差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拿着法币去要去央行兑付等值资产,但是我们一定会要求Libra兑付。这是稳定币需要承担的刚性兑付职能。
目前在这点上,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互联网的财大气粗以及参与节点的财大气粗,与Facebook母体的经营持续上升。毕竟只要涉及金融,大家怕的终极事情都是差不多的,那便是信用危机与挤兑。
另外很多人认为发币,国际间兑换这件事是对主权国家的威胁,但其实纵观Facebook的发展史,扎克伯格在各大首都的跑步史与新年祝词史,我们倒愿意认为这是他的一个”投诚”。
全球化是实力雄厚的国家才配拥有的野望,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用技术的手段,在金融这件事上让还没有实现全球化的国家与地区,可以更好地参与全球贸易,那其实并不是一件多坏与”多威胁”的事情。
目前扎克伯格还没有公布一揽子货币的主要类型,但可以想见都是实力雄厚的主流货币。不过问题就在于,这些货币背后的主权意识是不是认可Facebook帮他们铺平道路这件事,以及是不是愿意参与进来,不设置障碍,这可能是小扎与他天秤座货币的另一个考验。毕竟,一个事情,都可以有正反面的解读。
让”没有……的国家与人民体验……的服务”,这句话在此之前是马斯克说的——其实挺正好的,先用星链让第三世界国家可以上网,然后让他们用上Facebook,最后再一键把当地的小国货币换成主流货币,去购买商品与服务,看起来也挺好的。
另一个问题是,此前银行兑换这些国家的货币,手续费高昂,并不是实际技术等成本有多高,而是商业银行并不需要这么多小国货币的储备。这点将来也挺考验这个非盈利组织与其背后团队的真实野心的。
以下,是关于Libra的12个问题,与以上没有答案的质疑不同,以下均有一些我们收集到的答案。希望这些能帮你更好的了解Libra.
虽然有很多质疑,但有些事确实只有开始才有讨论的意义。停在港湾最安全,但也永远无法知晓对岸的风景。以下,Enjoy:
1
Libra是什么?
狭义来说,Libra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币值稳定的数字货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币值稳定。简单来说,当你拿100块法定货币兑换Libra时,就有价值100块的Libra被生产出来,当你把100块的Libra换回法定货币时,这100块的Libra也会被销毁。
Libra不像比特币一样有固定数量,没有炒作的空间。
广义而言,Libra是一个金融基础设施,主要目的是解决发展中或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群,无法以较低价格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痛点。这里,金融服务主要指支付和跨境汇款,不包括信贷业务。
2
Libra和Facebook是什么关系?
Facebook是Libra的发起和领导者,但是Facebook并不拥有Libra。
Libra目前有28家联合创始机构,以非盈利协会的形式运营。Facebook并不直接参与Libra协会,而是通过子公司Calibra参与其中,并且拟在2019年底扩充到100家机构。根据Libra的投票权介绍,每家机构的投票权均等,即:
每家机构至多拥有1%的投票权,Facebook的子公司Calibra也不例外。
3
Facebook为什么做Libra?
● 为了获得新的用户。Facebook的增长乏力是不争的事实。通过Libra这一金融基础设施,激活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这个长尾市场,将非常有助于Facebook的用户增长。
● 为了逆转霸权印象。Facebook在2018年因为用户隐私的问题焦头烂额,这一影响至今仍未消除——政治咨询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被控利用Facebook的信息管理不力,窃取了高达5000万名Facebook用户的个人资料,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帮助帮助共和党候选人、现任总统特朗普投放针对性的政治广告。基于区块链加密技术的Libra可以减弱Facebook滥用用户隐私的印象,同时,Libra的充分平权也可以减少对Facebook互联网霸权的质疑。
从股市反馈来看,市场并没有对Libra的价值表示极大的认可,自6月19日至今,Facebook的股价涨了3.4%。但是,从近期的舆论反馈来看,很多人反而因为Libra对Facebook的互联网霸权和影响力更加担忧。
4
其他机构为什么要花1000万美元
参与Libra?
白皮书中说到,所有创始机构都要至少拿出1000万美元购买Libra投资代币来支持Libra的启动,无力支付的学术机构、多边组织除外。有人会好奇说,这些机构为什么要花一千万美元参与这个项目。
首先,未来用户兑换Libra的钱将形成一笔巨大的现金储备,这些储备将用于投资流动性强、风险低的资产,产生的利息除用于运营成本和资助NGO外,结余部分将对所有有投资的创始机构进行分红。这是一笔目前无法估算,但充满想象的收益。
然后,这些创始机构几乎都同样有着Facebook面对的增长问题。Libra用金融基础设施的方式打开了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的巨大长尾市场。
Visa这样的支付业可以获取更多的手续费;
eBay这样的电商平台可以获取更多交易;
Vodafone这样的电信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附加优势;
Coinbase这样的区块链公司可以获取更多的用户;
A16Z这样的风投机构也可以在这个基础设施上抢先布局……
每个盈利机构都将从这个切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客户、新场景、新增长、新故事。
5
Libra协会是银行吗?怎么运作的?
Libra协会不是银行,而是一个非盈利组织。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Libra没有银行的盈利模式。
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来实现的。同时,如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0%,则代表银行如果吸收1万元存款,则最多可以放出10万元贷款。
而根据Libra白皮书显示,目前Libra本身不经营贷款业务,也不向用户支付利息。所以,用户拿自己的法定货币兑换Libra,并不是向Libra存款。同时,Libra严格遵守100%的储备率。就像前面所说,Libra币不能被凭空制造或销毁,必须有等价的法定货币买入或者卖出Libra,才能相应的制造和销毁Libra。这也是Libra被定义为稳定币的根基所在。
但是,我们同样要注意到的是,非盈利组织并非不盈利,而是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这并不表示它完全没有自己的诉求。如前所述,当Libra真的被广为使用时,其储备总量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即使用在购买回报最低的资产,也是一门躺着赚钱的生意。所以,我们更应该客观和理性地看待Libra。
6
我兑换Libra币的钱去哪了?
用户兑换Libra的法定货币将成为Libra的储备。这些储备将被托管和存储到有信用评级的多个托管机构当中,用于购买风险低、流动性强的资产,以保证储备的不贬值甚至增值。这些风险低、流动性强的资产主要包括信誉良好的政府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和短期政府货币证券。这些资产的每天的日交易量高达数百亿甚至数千亿,可以保证Libra的储备规模和结构轻松调整。
7
我为什么要用Libra来兑换货币,
手续费更低吗?
如前所述,这个问题必须根据Libra的目标用户群来解答。
● 对欧美发达国家而言,现代金融体系非常发达,汇兑费用低廉。Libra的跨境汇款和货币兑换业务目前根本不把这些国家和人群当做自己的目标用户。
● 对存在外汇管制的国家而言,还需要看Libra的合规进程。
● 对非洲、拉美、东南亚这些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Libra就很具有优势了。
一方面是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本就不完善,很多人目前需要解决的甚至不是手续费高低问题,而是金融服务有无的问题。就如Libra白皮书中所说,全球仍有17亿成年人未接触到金融系统,而在这之中,有10亿人拥有手机,近5亿人可以上网。也就是说,Libra有极其广阔的蓝海空间。
另一方面,即使有金融服务,也因为当地的基础设施水平导致费用畸高,根据世界银行统计,非洲国家常年位列全球汇款手续费高位,2017年纳米比亚的汇款成本高达27.64%。也就是说,Libra这一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基础设施在这些国家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8
Libra怎么保持与挂钩货币的稳定?
现代金融体系在面临嗜血资本时的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90年代国际游资对亚洲金融市场的血腥教育就是明证。Libra如何选取一揽子的挂钩货币,如何存托自身的储备,如何与现代金融体系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仍是一系列需要时间去消化的问题。
当Libra把Visa和Mastercard这样的支付业巨头纳入进创始机构之中时,可能情况会好一些。因为支付业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金融上下游结构,涉及到了支付、清算、结汇等多个环节。
但还是那句话,市场波动、母体公司的经营状况等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信用。只要不发生大型信用危机,不会短时间产生大量大型挤兑,那么我们可以相信以这种互联网公司的计算能力,在储备金和发币之间,找到平衡,还是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的。
9
我凭什么相信Libra?
● 严格准入和平权制度
Libra目前的28家创始机构几乎都是影响巨大的上市公司和非盈利机构。这些机构本身受到非常严格的法律和合规监管审查。未来拟扩充的创始机构和协会成员,也都有严格的准入门槛要求。但更重要的是Libra平均的权力制度决定了只有同时超过三分之二的机构愿意作恶,才能形成破坏性的影响。
● 许可型区块链
Libra早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采用许可型区块链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被区块链原教旨主义者控诉为”没有去中心化”,但也正是如此让监管成为可能,可以有效规避初期系统不完善时的系统风险或外部攻击风险。更极端来讲,就算Libra真的出现了重大问题,许可型区块链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修改的,可挽回的。
● 法定货币资产背书
Libra开宗明义就将自身和法定货币绑定在了一起,说明Libra币的价值是由法币构成的储备来背书的。而且,如前所述,Libra也会为了保证储备的不贬值而将储备用于购买风险低、流动性强的现金和短期政府证券资产。
上述的权力制度、技术选择和价值背书,共同构成了Libra的信任度。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些信任构成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创始机构本身的经营状况,国家如果经济状况不够好,其信用评级都会下降,更何谈公司?无论制度和技术设计的如何完善,只要创始机构中的公司,例如Facebook,出现经营不良的情况,那就很可能会影响整个Libra的信任度。
10
Libra对区块链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
Libra最大的意义是瞬间让区块链多了几十亿用户,完成甚至跳过了用户教育。
虽然区块链技术已经发展了多年,但主要群体仍以炒币群体为主。认真做区块链应用的公司也处在艰难开发用户、寻找用户的阶段。
但是Libra的出现,直接在用户群体上覆盖了这些创始机构几十亿的用户人群,同时将要覆盖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的长尾市场的人群。
也许一开始,人们只是用Libra完成简单的支付和跨境汇款业务。但是,这个切口和应用场景直接把区块链技术推向了广大用户群体。
同时,这种规模的用户量,也将倒逼更多机构投入到区块链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当中。Libra也确实发布了可编程的Move语言,可以让人们基于Libra开发各种应用。未来,这些应用也将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和使用。在这种互相作用下,区块链生态可能将真将进入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
当然,Libra的大发展,也将使行业内正在从事同类型业务的公司直接失去存在的意义。
11
Libra可以颠覆银行吗?
短期内一定不会。如前所述,一个商业公司,不会真正想去挑战一揽子主权国家的金融体系。
Libra短期内应该只能补足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支付和跨境汇款业务,甚至还需要现代金融体系的协作才能让这些业务成功实现,这也是让支付业入局的原因。
从Libra本身来说,Libra币的价值就是以其他货币资产来背书的,Libra的储备的流动性也是依靠现代金融体系中的货币和短期政府证券所保证的。这种依靠现代金融体系背书的价值,也是Libra能够被用户接受的根本。
12
怎么参与libra?
对有意成为Libra协会创始成员,也是运营验证者节点的机构,Libra有着严格的准入要求。
例如,对公司的要求是:
1)市值超过10亿美元或应收款结余超过5亿美元。
2)每年在多个国家/地区为超过 2,000 万人提供服务。
3)被第三方行业协会或媒体公司评为行业百强领导者。协会在评估创始人申请者时参考的部分名单包括Interbrand的”全球品牌100强”、《财富》杂志的”500强”、标准普尔全球1200指数、FTSE Eurotop 300指数以及其他评选知名品牌的地区和国家名单。
对学术机构的要求是:
1)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
2)CSRankings榜单前100名。
此外,针对区块链公司和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组织结构,Libra也有相应的准入门槛。更多详细的要求可以参阅Libra白皮书中关于”如何成为创始人”的章节。
对个人研究人员和协议开发者,可以提前预览Libra的测试网(根据 Apache2.0 开源许可发布)和配套文档,来开展自己的研究。
对想尝试使用Libra的普通人,那就需要等到2020年上半年Libra币正式发布之后才能体会了。
Reference:
Libra白皮书 BY Libra
“Average transaction cost of sending remittances to a specific country” BY The World Bank
本体网络季宙栋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