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加密支付生态图景:服务商、支付代币、央行与银行

支付天然居于核心地位,作为基础设施——它是信息流、资金流与用户流量的交汇点,以互联网发展路径为鉴,支付为理财、借贷、征信等金融活动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如今移动支付的格局便是最好的例证。加密世界中,同样的游戏正在上演。

由纽约交易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ICE)创立的 Bakkt 近日被 LedegerX 抢先推出比特币期货,但却被爆出更大的进展——即将推出加密支付工具「Bakkt Pay」。而包括星巴克,大型连锁超市 Whole Foods、电信巨头 AT&T、连锁百货商店 Nordstrom 等,都是他的潜在合作企业。

与 Bakkt 影响力相当的交易所如币安、Coinbase 也在加密支付的领域摩拳擦掌:前者于今年 1 月同支付公司 Simplex 合作推出了加密货币信用卡,后者则于今年 4 月份在英国推出加密货币借记卡,又在 6 月份宣布将该产品扩展至欧洲六国。

按捺不住「好奇心」的还有一众加密世界之外的支付服务商,Square 通过旗下的 Cash App 和 Square Market 两款应用,同时推进比特币的买卖与支付结算;支付宝则先后在香港、马来西亚等地推出了利用区块链推进的跨境支付结算平台。更不用说最近市场广泛关注的 Facebook Libra,这无疑是加密支付领域的一声「春雷」。

加密支付战场喧嚣

加密支付能够吸引各方重量级选手争先恐后而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压缩成本的能力与广阔的市场空间:

麦肯锡报告《区块链:银行业游戏规则的颠覆者》中称,区块链技术在 B2B 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将使每笔交易成本从约 26 美元下降到 15 美元,其中约 75% 为中转银行的支付网络维护费用,25% 为合规、差错调查,以及外汇汇兑成本。

此外,根据支付服务商 WorldPay 对外发布的《2018 全球支付报告》,至 2021 年,全球数字支付的交易额将达到 8760 亿美元。

显然,没有谁想要在这样的盛宴中置身事外,赛道已然很拥挤,但参赛选手仍不分伯仲。

详解:加密支付生态图景:服务商、支付代币、央行与银行

加密支付服务商

交易服务商是加密支付领域最为活跃的一股力量,他们在商场上攻城略地的身段亦最为灵活——或「以他人之根,结自己之果」,采取同传统的发卡机构如 Visa、Mastercard 等合作来抢占加密支付的市场,又或者是重新设立一套体系,把以往的棋手(传统金融机构)变为自己的棋子,如 IBM 与 Stellar 合作搭建 World Wire。便绕开了传统银行机构,尝试构建新的跨境价值转移体系。

同时,随着加密货币与世界的融合愈发深入,加密世界原生与外来企业在支付这一战场的争夺也愈发激烈,加密世界的原生企业意图部分地取代外部企业的一些业务场景,如 Coinbase 于今年同 Visa 合推的借记卡,可在欧洲六国的线下使用,这一定程度冲击了 PayPal 这样的加密世界之外的支付服务商。

Square 这样的互联网支付机构,早在 2017 年便开始在 APP 内开通了比特币的销售,并依次取得了不错的营收——2019 年第一季度该公司比特币的销售营收为 6550 万美元。并且,Square 也正在推进支持所有用户可由外部钱包向 Square 中转入比特币,不难想象,未来 Square 可能会成为一个比特币的交易所,甚至会上线理财、托管等服务。这都将对加密世界原生的支付服务商形成不小的竞争压力。

再者如支付宝在香港-菲律宾,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的跨境汇款、支付平台,同样会对加密世界原生的支付服务商产生挤出效应。

加密世界的原生支付服务商中,bitpay 无疑是资历最老、体量最大的机构之一。其成立于 2011 年,迄今为止完成了 6 轮融资,共获 7250 万美元的资金支持。2016 年,其同 Visa 合作发行了比特币预付借记卡,并面向美国本土 50 个州开展服务。2018 年,经其手所处理的加密货币交易额达到了 10 亿美元,真正坐稳了加密世界原生的支付服务商中的头把交椅。此外,其手中还握有纽约金融服务局签发的虚拟货币牌照,增强了其加密货币业务的合法性。

另一家值得关注的 bitpay 加密世界内的竞品是 Crypterium,据 CoinDesk,这家位于爱沙尼亚的支付服务商迄今完成了三轮融资,共获资 5900 万美元,其中第三轮融资是通过 ICO 的形式进行的。

与其他机构一般选择同 Visa、Mastercard 不同,Crypterium 自称合作发卡机构为银联,这促成他们理论上能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 175 个国家与地区,同 2300 万个左右的商户展业。Cypterium 不收取转账费用,但当客户向其预付卡中存入资金时,会被收取 1.5% 的服务费,每日的消费限额是 1 万美元,每月则为 6 万美元。据悉,Crypterium 的预付卡同 Crypterium app 相连,后者在美国与英国超过 50 万名用户。

详解:加密支付生态图景:服务商、支付代币、央行与银行

此外,还有一些服务商提供相对具有特色的服务。如 BitRefill 这一服务商,推出了加密货币礼品卡,可被用于在 Steam 平台上购买虚拟商品,为 Hotels.com 这样的第三方网站充值、订购 VPN 等。

支付类通证

如果说服务商铺设了各类路面和相关基础设施,支付类通证则负责跑起来,是市场中最直接的活力分子。

支付类通证是加密支付开疆拓土最早的工具,比特币是第一个范例,随着时间推进,隐私特性、资产属性以及即时支付等功能、性质被逐渐引入。

就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支付类通证中,BTC、XRP、BCH、LTC 以及 XLM 牢牢占据前五的位置。截至 6 月 29 日,比特币占加密货币总市值的 62.9%,居于绝对的龙头地位。

XRP 与 XLM 背后的区块链 Ripple 与 Stellar,是渊源颇深的一对,后者的创始人是从前者的公司中出走的。两个区块链都是清算结算、跨境支付等概念,具有较为明显的直接竞争关系。

Ripple 方面完成融资 8 轮,共获资 9360 万美元,领投方中有着软银、IDG、桑坦德这样的头部机构,目前 Ripple 已同包括三菱银行、渣打银行、速汇金(MoneyGram)等在内的 200 多家银行与支付服务商取得合作。

Stellar 方面完成融资 3 轮,公开披露的资金数为 300 万美元,投资方有 Stripe、Innovating Capital、Plug and Play 等。Stellar 相比 Ripple 的特色在于吸引合作方在其上发币或者构建支付网络,如其同 IBM 合作的 World Wire Network 这一银行网络,以及 Wirex5 月份宣布将在 Stellar 上发行 26 种新的稳定币(由美元、欧元、英镑等背书)。

市值方面,三大隐私币 Monero、Dash、Zcash 紧随其后,由于主打隐私概念,以其为代表的隐私币十分受非主流市场的欢迎。如 Pornhub 接受 Monero 作为其支付方式之一,不久前被跨国联合执法关停的黑市 Wall Street Market,也被缴获了大量的 Monero。今年年初走红的 Beam 和 Grin 则是匿名币中的后起之秀。

详解:加密支付生态图景:服务商、支付代币、央行与银行

商业银行

尽管银行身上被安放了不少既得利益守护者的刻板印象,但其在运用区块链来拱卫护城河方面毫不含糊。

据 Odaily 星球日报的统计,包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汇丰银行等在内的八大银行的 84 项区块链业务中,共有 33 项与贸易金融、支付相关,占比 38%。

此外,中国内地的四大国行、招商银行等都积极在运用区块链改造支付、贸易金融等方面进行着积极的尝试。

银行中使用区块链改造支付业务的最重磅玩家莫过于摩根大通了,今年 2 月份其官宣发币的消息在彼时乏力的市场环境中无疑是一针有力的强心剂。依托其全美最大银行、全球数十万亿美元资产的地位,JPMCoin 不愁无用武之地。

由摩根大通牵头的 Quorum 区块链平台之上的 IIN 银行间支付平台,聚拢了 185 余家同业伙伴在跨境支付和清算结算方面进行探索。这或也将助力 JPM Coin 的进一步扩张。

详解:加密支付生态图景:服务商、支付代币、央行与银行

花旗银行在区块链支付方面的探索也值得关注,其早在 2015 年便开始切入该赛道,但是一直没有取得什么喜人的成就,在今年 2 月 JPM Coin 横空出世后,花旗宣布中止这方面的计划,暂停了对区块链跨境支付的探索。

又如由纽约梅隆银行、桑坦德、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等与区块链初创公司 Clearmatics 于 2017 年联合发起的 USC——建立一种通用结算货币,旨在使银行间跨境支付与结算更容易。它通过复杂的中间人网络简化资产的买卖,直接在区块链上进行单一的、基于法定的交易。

央行

如果说商业银行利用区块链改造支付业务大多顾及的是一城一池的得失,那央行的区块链支付之旅便是瞄准一国乃至全球金融之未来变局了。

目前有数十家央行都在进行数字货币方面的研究,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正式发行了央行的数字货币。各家的诉求都有所不同:如厄瓜多尔、马绍尔群岛发行数字货币旨在完成去美元化,改变美元在国内的主导地位;委内瑞拉、突尼斯与塞尔维亚则是出于扭转国内经济困境以及完成金融改革等目的。

而诸如法国、英国、加拿大、中国等重要大国家央行的探索,则更多出于研究前沿领域与现有经济金融体制融合的可能性,如法国央行于 2016 年发起的 MADRE 项目,致力于改善多银行间转账时不佳的时长体验。

基本来说,央行作为一国的货币之皇,支付功能是其区块链方案的题中之义,故不对一众央行的区块链研究或者数字货币的功能做详尽区分。不过从项目成功度、技术的成熟度上来说,仍然是发达国家的央行所推的产品更胜一筹。

如此前 PANews 报道 的全球首例央行间跨境转账,由加拿大银行与新加坡金管局联手促成的 Jasper-Ubin 项目集合了摩根打通与 R3 两家重磅选手的支持,相关的技术沉淀均有 2 年以上的时间,背后的联盟成员机构有数百名之众。

商户

市场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拼图,央行、商业银行、服务商等主体完成了区块链支付产品的供给,一部分接受这类支付方式的商户则负责完成需求侧的构建。

加密货币作为一种虚拟资产,率先接受它的商户也一般是提供虚拟产品或者服务的商户——微软早在 2014 年便在麾下的 Xbox 商店接受了比特币支付(之后囿于比特币的高波动性,该项服务于 2018 年关停)。

另一接受比特币支付的知名商户是推特,用户可以使用比特币在推特上进行打赏,但这并非直接在推特内进行的,而是依靠推特推出的 Tippin 浏览器完成。并且,后者使用了闪电网络的技术来促成比特币瞬时完成小额交易,故打赏与受赏双方都需要支持闪电网络的钱包。

在接受加密货币支付的、提供实体产品的商户中,Overstock 是探路者,它不但早在 2014 年接受了比特币作为其付款方式之一,还一度在去年传出要完全出售零售业务而聚焦区块链。目前,除了比特币外,其还接受以太坊、达世币、莱特币、新经币等币种。

在上述商户之外,还有不少知名商户也曾经接受过加密货币支付,但后来出于监管的不确定性或价格的波动性、支付成本等缘由,放弃了对该支付方式的支持,如肯德基(加拿大)、知名旅游网站 Expedia、游戏视频网站 Twitch 等。

在监管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主要发达国家的日本对于加密货币支付持强烈的肯定态度。2016 年 3 月,该国内阁通过投票,认定比特币与虚拟货币均可被视为数字等价货币;2017 年 4 月,日本又实施了《支付服务法案》,正式承认比特币是一种合法的支付方式,同年 7 月,其又提出了新的消费税法案,使得比特币交易免于缴纳 8% 的消费税,进一步促进了比特币支付的使用。

原文标题:《谁在抢占 C 端?一文读懂加密支付竞赛》
作者:王泽龙
编辑: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