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探索区块链技术推进执法监督和监狱计分考核公开公正

11月16日,司法部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区块链+法治”论坛。

澎湃新闻注意到,内蒙古司法厅厅长毕力夫在论坛上介绍,在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出现了行政执法和刑事执行存在不规范、不客观、无记录、随意性大等问题,特别是违规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问题较为突出。可以探索应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建立”私有链”,全程固定执法流程,对执法人员和执法行为进行全面真实客观评价,促进执法规范化,推进执法监督和监狱计分考核公开公平公正。

毕力夫说,比如,在罪犯日常考核管理,对罪犯的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基本上是到月末的时候几个人签字,这一做法一直沿用多年,对罪犯的考核存在人为主观因素。可以通过应用”私有链”技术,在罪犯计分考核中民警、罪犯可共同记账,在监区、分监区、监舍等一定范围内公开,相互监督,杜绝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案件办理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把监管制度、监管规则纳入区块链,推动实现阳光执法、公正执法。

毕力夫说,还可以将对罪犯考核的端口与检察机关共享,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利用,自觉接受检察机关对监狱实施法律监督。比如,在智慧监狱建设中,可以为民警配备手持终端,通过量化罪犯计分考核、系统自动生成罪犯考核结果,运用”私有链”技术将考核结果固定。通过链的定义,也就是所谓的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确定链的传输协议、加密方式、业务标准。以一个监区为例,每位管教民警、罪犯均可作为区块链中的节点、共同参与考核结果的固定。由于”私有链”对数据的访问和使用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参与的节点只有部门内部,能够为罪犯考核等业务提供更好的隐私保护。

毕力夫还表示,在行政执法中,针对没有实现全程留痕、没有建立统一的执法信息公示平台、没有严格进行法制审核、执法人员素质不强、基层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缺乏执法手段、执法不规范,部门监管难的突出问题,执法人员通过移动执法终端对被执法人员进行处罚,被执法人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机构缴费。可以运用”私有链”技术,分别将执法人员执法记录、被执法人员缴费记录、监督人员监督记录、第三方机构记录上链作为执法证据,实现了执法过程全程语音提示,固化了执法流程,促使行政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项应用将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集宁区试点测试,技术成熟后,全面推开。

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方面,毕力夫还介绍,内蒙古地广人稀,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平衡,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针对以上短板,内蒙古司法厅可以探索运用公有链技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在公有链上,任何人都可读取、发送数据进行有效确认,任何人都能参与其共识过程,把公有链上公共法律服务数据记录公开,除涉密的数据外,所有人都可以访问,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协同效率。通过数据汇总分析甄别,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实际需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切实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区块链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