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央行发布”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公告称,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中国版”监管沙箱”。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任俊东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率先落地北京两天后,12月7日下午,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下简称”北京金融局”)召开”北京金融科技创新媒体交流会”,介绍当前北京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的进展。
据悉,央行营管部会同北京金融局、中关村管委会、西城区海淀区政府组成了工作组,制定试点方案、组织试点项目的申报和遴选,最终有46个金融科技项目获国家六部委批复试点,涉及参与的机构和企业有77家。
政策要点解读
“北京金融科技创新媒体交流会”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指出,金融科技创新一定要有很强的标准体系,这个标准就是从业者的底线。北京市将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监管沙盒。
怎样理解”监管沙箱”?霍学文表示,所谓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就是把金融科技创新装进制度的笼子里。
三个要点:
“以往我们的一些创新,要么越界,要么超过了监管的限制被滥用,造成了风险外溢。”霍学文表示,北京市开展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一定要明确三个要点:一是有创新底线,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二是放开创新边界,按照一定规则对金融业务和产品进行创新,不能让”孩子”和”洗脚水”都倒掉;三是成就金融科技创新成果,让真正有效的创新成果造福于社会,实现普惠金融,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些可用的创新工具。
“八一工程”举措:
会上,北京金融局副局长李妍披露了北京在发展金融科技的”八一工程”举措,即一个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一个支持政策体系,一个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一个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一个金融科技研究院,一个创新金融科技监管试点,一个国际品牌论坛,一批顶尖金融科技企业和行业领军人才。
总览”八一工程”工作体系,”规划”是指引、”政策”是支撑、”示范区与产业集群”提供平台、”联盟和研究院”担当专业服务机构、”创新监管试点”发挥工具作用、”论坛活动”塑造品牌影响力、”人才和企业”是发展的核心,这八个方面是北京发展金融科技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共同构建了北京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生态。
四方面原则:
在北京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要坚持哪些原则?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曾志诚曾志诚强调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要坚持以下四个方面原则。
一是以坚持技术中性为基本原则,对任何技术的金融应用不先入为主,不带有倾向性,既不过度鼓励,也不主观歧视,给予所有新技术公平公正的市场参与机会。
二是以遵守基本业务规则为重要前提,注重通过穿透式监管等方式,厘清技术创新表象下的金融业务实质,确保金融科技创新不突破现有业务规则、不偏离正确发展方向。
三是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主要任务,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金融监管专业性和时效性,强化风险态势感知和处置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是以服务行业发展为核心理念,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以监管促发展”,注重监管适用性,强调监管包容性,在落实监管责任的基础上,做好服务支撑,促进行业发展。
曾志诚表示,下一步,央行营管部将会同北京市金融局等部门制定《北京市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按照”守正、安全、普惠、开放”原则,在北京市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框架下,加强对金融科技创新的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
“六位一体”生态体系:
会上,霍学文还提及了金融科技”六位一体”生态体系,其中包括:1)总领发展方向的规范文件;2)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创新;3)一套标准的发展体系,从标准到规范再到相关法律。4)一套认证体系;5)组织机构与从业机构形成良好的沟通,发挥集中示范效应;6)金融科技领域相关高精尖人才。
进入”监管沙箱”必须为持牌机构
本次北京试点项目共有46个,涉及参与的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共77家,涉及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商业银行、互联网巨头等等。应用场景广泛,涉及金融、医疗、社保、养老、三农等多个领域等机构,其中刷脸付、电子社保卡、电子健康卡等试点项目更是体现了普惠民生的金融科技发展理念,同时这些项目代表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的最新成果。
虽然北京市暂未公开披露进入”监管沙箱”具体名单,但目前必须是持牌金融机构进入,这是底线,不会纳入网贷、虚拟货币,同时,不排除有金融科技公司与持牌机构合作推出的项目进入。另据了解,金融科技申报试点项目的发起方必须绑定银行(与银行合作、银行内部、银行作为股东等形式)进行申报。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何首落北京?
发布会上,央行营管部副主任曾志诚直言,北京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方面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人才、创新投入、创新主体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北京是国家的金融管理中心,完备的金融体系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北京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良好的监管环境。
近年来,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关于首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北京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年-2022年)》。后者将北京市金融科技发展格局概括为:”一区一核、多点支撑”。具体包括,一区: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一核心区: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多点: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创新集群、银行保险科技产业集群、金融科技安全产业集群、财富管理产业集群。近年来北京也做出很多监管创新实践,提出支持包括支付清算、登记托管、增信评级、交易、投资者保护等监管科技创新举措。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此前在首届”成方金融科技论坛”上,用一组数据”秀出”北京的实力:北京目前拥有持牌的金融法人机构超过700家,金融资产总量占了全国的45%;北京的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都接近6%,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超出了3倍以上;此外北京现在每天新登记的创新型企业的数量都在200家以上,像科技、独角兽这类企业的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二。
另外,北京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内19家企业的19个项目通过人民银行等六部委金融科技应用示范项目评审,占北京市总项目的40%,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增添发展动力。
目前,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吸引了驻区大型金融机构、总部企业、互联网领军企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以光大云缴费、中移金科、建信金服、爱保科技、中证股转为代表的47家重点企业入驻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注册资本金近700亿元。截至今年12月初,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内金融科技总数超过100家,年收入近千亿元。
打造中国特色”监管沙盒”
公开资料显示,2016 年 5 月 9 日,英国FCA(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创实践”监管沙盘”,其后,阿布扎比、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也相继开始”监管沙盒”计划或提出相近的监管措施。
“监管沙盒”指在可控环境内实施监管,让新产品/模式在真实市场环境中迭代验证,去伪存真;让用户在受保护的前提下接触新产品,享受新模式的效率而不被风险所伤(事前约定风险补偿机制)。
从英国FCA实践可知,一个完整的沙盒测试,共计七个步骤:
中国版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是否会以其他国家的实践路径作为参考?相关监管人士表示:”央行官网没有直接说’监管沙盒’,而是’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目前进入的都是持牌机构,这是我们最大的特点,与英国、新加坡等推出的’监管沙盒’不太一样。”
金融科技区块链本文来源: 零壹财经 文章作者:任俊东 我要纠错
声明:本文由入驻金色财经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金色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