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及影响

原文标题:《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及影响》

原文来源: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及影响
张荣
(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摘要:在新兴科技的推动下,保险行业掀起一股数字化浪潮,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围绕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未来保险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将如何影响、赋能保险行业,驱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区块链;保险;数字化转型

1 引言
保险行业的商业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未发生过重大变革,智能化水平较低。由于保险行业的高精密度和复杂性,保险行业已成为全球金融科技迅猛发展过程中,受到技术革新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正在以及将要面临的不仅是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还有技术创新、科技公司兴起、行业边界日趋模糊等因素带来的多重挑战。保险机构的运营转型、科技赋能行业将成为未来保险业发展的关键词。
2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未来保险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生物科技等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保险业也逐步开始利用这些新兴科技对现有的业务进行改造。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将使未来保险呈现出网络生态协同化和决策智能化。
(1)网络生态协同化
网络生态协同化是指相比传统的保险模式,保险与数字化生态里其他参与方交互越来越频繁,并在此过程中诞生保险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
一是保险产品研发和销售场景化。当前,全球正逐步跨入数字化社会,必然要求保险在保障数字化革命中发挥助推器和稳定器作用,需要保险业与数字经济、数字生活形成紧密结合,创造出适用于数字化商业和场景的新险种、新业态,成为数字化社会的保障者。例如,随着 5G 技术投入商用,自动驾驶技术将加快落地,传统财产保险公司亟需积极介入,创造新的险种和服务。
二是保险服务多元化和主动化。传统的保险形态是建立风险池,被动地接受风险因子的转移。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万物互联的世界,客户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经济补偿功能,保险风险管理从被动向主动演变,不仅是「出险事后」补偿,更需「出险事中」响应,「出险事前」预警的多元化、一站式服务,如结合物联网穿戴设备及与其他健康生态机构合作,健康保险从传统的提供出险后的理赔,逐步前置到客户健康预测、健康管理。
三是保险链条协同数字化。跨行业、跨主体之间的协同需要解决联动摩擦问题,提升协同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对传统保险业务流程进行变革和优化,着力推动保险全链条数字化,在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外部生态参与方之间实现以信息流动为基础的网状连接,进而实现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收入增加等目标。
(2)决策智能化
决策智能化是指保险机构根据风险的差异性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一是产品及服务个性化、定价精准化。保险经营的基础是大数法则,即通过低风险人群反哺高风险人群,新科技时代使得原有以抽样统计为原则的大颗粒度大数法则模式向以全数据为样本的个性化定价模式转变,实现保险定制化。例如,以前一个人的人身风险用生命表来衡量,现在结合健康数据及人工智能,可以实现个性化产品、个性化定价、个性化服务;有了车联网,车险定价不再只看车型,还要看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
二是营销精准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动态监测并了解个人信息,针对不同的个人特征迅速为潜在客户推荐产品、实现快速出单,将极大方便保险消费者,提升用户体验。
三是服务便捷化。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保险公司将能够实时采集投保标的的出险及变更情况,实现快速理赔、快速服务。
综上,数字化转型革命将对传统保险行业转型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新兴科技的支撑下,保险行业正在进行保险业态的「重构」、保险价值链的「重塑」、保险体验的「重新定义」以及保险经营基础的「重整」。
3 区块链技术是撬动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支点
  区块链被称为「信任的机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连接性,能有效解决数据的唯一性、连续性和互信等问题。由于保险的本质是风险交易,具有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保险业务通常参与方众多,需要开放、可信的方式连接各参与方,所以区块链与保险行业有天生的契合性。麦肯锡研究报告显示,保险业在各行业应用场景中占比为 22%,位居第一。
区块链对于未来保险行业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区块链通过协同和连接各参与主体,推动开放保险,促进碎片化、场景化新保险产品开发与服务的延伸,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并减少同一信息的多次重复录入,减少跨行业、跨机构的反复沟通和确认,有效提高业务效率;各节点数据多维度交叉验证,降低保险欺诈风险,提升保险信任;通过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及智能合约的运行,自动化关键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普惠保险。
(1)区块链推动开放保险
开放保险是一种基于科技实现的生态商业模式,打造统一共享算法池、统一交易业务单元、统一数据交换协议,为客户、合作伙伴及第三方开发者创造新的价值土壤,构建新的核心能力。
在传统的保险行业中,保险公司处于保护客户隐私及数据保密的商业原则,不愿意将数据资源与其他服务提供商和行政机构共享,由此极大地降低了数据资源的开发空间。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开放性,将适当的数据通过加密算法,授权开放给第三方,数据使用的情况也记录在区块链上,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避免数据滥用。开放保险在开放策略上可以采取对外向产业上下游开放,对内向保险业内开放,形成共赢互惠效果。
• 开放保险——产业生态的合纵思维
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保险业的天然使命,开放保险打破行业壁垒,通过数据聚合和数据共享的方式,使保险生态与贸易、能源、运输、健康、医疗、汽车、食品等不同行业生态相互赋能,使客户在任意场景中都可以获取保险金融服务以及其他服务。
以供应链金融为例,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记录可追溯等特点,可以解决交易环节上下游的信任问题,全面满足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的线上应收账款转让、融资、管理、结算等需求。区块链赋能开放保险,保险机构可以通过区块链联盟生态快速了解被保企业的现金流、资产抵押转让、应收账款情况以及被保企业主的个人情况,做好风险担保管控措施,有效地助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以物流冷链运输为例,由于实时温度的记录与追踪通常依靠物联网设备自动采集,并通过人工记录后上传至中心化的数据库中,人工记录的过程容易产生主管偏差,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若出现「变质」等问题,无法界定责任,更无法为货物提供保险服务。利用区块链多方参与、数据共同维护且无法篡改的特性,保险公司可以推出针对冷链运输的保险服务。通过物联网设备,将货物信息、温度信息与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并将数据上链,若由于温度变化导致变质,很容易进行责任的认定,并通过智能合约,在第一时间进行理赔,减少客户的损失。
利用金融科技扩展保险业与实体经济互动的新渠道,让保险服务成为实体经济及客户工作和生活场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场景化服务重新与客户建立联系,让保险成为数字化新生态中的中坚力量。
• 开放保险——保险联盟的连横思维
「开放保险」概念的提出是由金融科技驱动的全新金融服务的改革,不仅打破了传统保险公司与客户之前的封闭关系,还打破了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公司壁垒,通过数据聚合、产品创新等方式,与合作伙伴一起获得新客户,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借助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开放的金融生态,增加客户触点、打造创新金融服务和提升客户体验。
通过开放保险—保险联盟的连横思维,一方面是打破同业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业务协同效率。例如,打破保险、共保、再保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共保及再保交易效率;再比如,打破年金运营管理中受托人、账管人、托管人等不同角色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业务协同效率。另一方面是打破行业内数据孤岛,挖掘数据价值,发挥数据安全性,提升保险行业的整体风控及服务能力。比如,基于区块链实现行业内风险数据共享,提升行业反欺诈能力。
(2)区块链提升保险互信
保险是一个以信任为基础的行业,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有人顶风作案违背「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公司为此信任模式付出了较高的维护成本。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等特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区块链不再依赖某一个中心化节点,而是通过多个节点基于真实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再进行交叉验证,以此形成公平、有效的新信任模式,这给以信任为基础的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区块链将有效解决保险业务价值链上互信的业务瓶颈,消除保险业务过程中各参与方之间关于数据安全、数据隐私、数据资产所有权等的顾虑,实现投保人、风险情况、理赔案件、赔付等信息的互联互通,重塑保险业各方的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协同合作新模式,减少数据传递的中间环节,提升数据的真实性,提升保险行业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度。
(3)区块链成就保险普惠
作为经营风险、依靠大数法则进行产品开发和产品营销的特殊行业,保险业的本质是分散风险、互助共济。结合保险业自带的「普惠」属性与普惠金融的定义,普惠保险重点服务对象是保险产品及服务获取不足的群体。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养老和健康管理需求日益提升,普惠保险空间巨大,保险公司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智能合约等金融科技手段,设计多场景、灵活化的保险产品,降低保险产品及服务的购买门槛,将普惠保险触达到更多的潜在客户。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 年中国互联网财产险用户报告》显示,在受访的 2014 名尚未购买保险的用户中,未来仍不愿意购买保险产品的用户占比 20.1%,其主要原因是保险条款设计复杂、不易理解,且在事实理赔过程中发生大量的理赔纠纷,理赔周期过长也导致用户有所顾及。而在区块链技术中,智能合约一旦确认就无法更改,将通过保险条款及合同进行数字化的方式达到一种「代码即法律」的效果,增加条款的透明度及公平公正的执行度,保障理赔过程的透明度,提高理赔速度,架起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信任的桥梁,向普惠保险迈进了一大步。此外,智能化保险服务将大幅降低保险成本,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成本减少最终会反映到更低的保费上,为低收入人群以及小微企业带来福音。
综上,未来保险业将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协同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见图 1)。通过物联网设备获取的海量数据,辅以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的不可篡改及数据可信性,最终将可信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分析及合理使用。作为物联网设备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之间的纽带,区块链技术的全局互信机制,可以卓有成效地协同多方参与,打破信息孤岛。而其分布式记账方式、共识机制及不可篡改的特性,又使得用户隐私和数据真实性得到有效保障。

  图 1 未来保险技术架构  

4 保险行业区块链应用案例
我国一些企业已经着手将区块链应用于保险领域,已有一批企业针对各类应用场景落地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其创新的步伐和内涵,不仅是对现有商业模式、交易流程的简单改造,更是结合行业痛点大胆地在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下,结合业务、监管和法律等要素,构建新流程、新模式。当前,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案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打破行业内信息壁垒,提升业务协同效率及行业风控能力
• 解决再保及共保业务中运营低效的问题
通过将保单和账单数据实时上链,分入或从共公司能够在各自区块链节点即时获取相关业务数据并进行账单确认,从而打破直保与再保、主共与从共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避免多头重复录入,大幅减少传统再保及共保业务中的手工作业,有效提升业务效率,助力形成再保、共保新生态。
• 提升年金管理业务中机构间的协同效率
当前的年金管理业务中,需要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等多个主体协同交互,但是行业缺乏统一标准的交互平台,各主体之间两两线下交互或单条线接口交互导致了协同效率低、运营成本高、资金长期挂账、数据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连接各参与方,在充分保障各方信息隐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链上信息共享及流转,不仅大幅提升机构交互效率、缩短业务周期、减少资金挂账及人工对账,同时也能提升用户体验。
• 促进行业信息共享,提升保险反欺诈能力
保险行业长期存在风险数据分布分散化、碎片化导致风险识别能力和反欺诈能力弱的现状,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行业风险信息共享,在保证业务数据存储在各机构的同时满足行业互联互通。一是能够确保数据隐私安全及数据所有权;二是能够做到实时共享,满足旅行险、意外险、健康险等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需要,以低成本、高效率、高透明的方式构建透明、信任、安全的行业发展生态。
(2)连接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 支持积分高效可信兑换,解决客户接触频次低问题
与客户接触频次少是保险行业的通病,如何提升与客户的接触频率是业内共同面临的难题。利用区块链搭建跨机构的积分流通平台,一是商户在区块链上发行积分后,用户的积分可以在所有参与机构之间流通,积分的可支配性及价值得到增强,可以增加用户粘度,提升流通率,促进商户实现营销目标;二是利用分布式账本记账,数据防篡改、可溯源,安全可信任,商户间的积分兑换信息实时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中,并进行商户间的实时清算,节省繁琐的对账成本;三是通过将业务规则预定义在智能合约里,当满足相应条件后,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积分交易,提升运作效率,并保证交易的公开透明。
• 实现保险与跨境贸易产业链的连接,提升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跨境贸易保险平台,连接保险机构、海关、银行及其他贸易产业链主体,打通贸易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和分享,使得贸易企业可以一次录入、多次使用,提升投保效率。保险机构可以及时获取风险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并进行信息交叉验证,提升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构筑高效、安全、便捷的跨境贸易营商生态环境。
• 推动保险行业与医疗健康行业的互联互通,安全可信地实现医院、患者、保险公司的三方共赢
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保险、医疗、健康、养老等数据的互联互通,可以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可以打通医疗系统与保险系统的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得医疗系统数据与保险系统数据可以在一个可信的通道上进行实时互联互通,形成完整的用户医疗及保险档案,用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赔款,减轻经济压力,提升理赔体验;二是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医疗与保险的点对点交互,个人健康信息通过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进行加密及隔离,保护信息不被非法泄露及违规使用;三是通过区块链技术用户授权凭证,将用户数据所有权真正还给用户自己;四是可以部署节点在医保、人社、保险监管等机构对每一笔数据进行实时监管。
5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未来保险展望与建议
(1)新监管
未来保险的监管将出现两个转变:由原来的制度监管转变到技术监管,从事后监管转变到实时监管。在保险公司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风险时有发生,监管机构只能采取事前审核或者事后约束的措施。但随着保险业务日益开放,参与保险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元化,实时监督的需求日益凸显。而区块链技术正是进行实时监督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整合保险机构现有系统,将原有的静态数据动态流动起来。监管机构可以通过部署监管节点,透明、实时、真实查询到保险机构的数据变化,如投保人风险信息、保单数据、理赔数据、资金数据等,以便及时快速地发现业务风险和违规操作。由于区块链技术尚处于新型技术,故在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应用方面的法律规范尚不完整,鉴于区块链的快速发展,我国急需制定明确的行业规范,将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纳入到监管框架,保障「稳中求进」的创新总基调。
(2)新风控
未来保险将出现新风控的需要,即利用新技术对保险业进行全方面的风控。2019 年 7 月 16 日,银保监会向各大银行、保险公司下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并指出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将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嵌入交易环节,运用移动感知视频、电子围栏、卫星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提升智能风控水平。以车险为例,在传统的承保和理赔环节中,由于高度依赖人工、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理赔欺诈频发,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面临极大的挑战。通过使用大数据计算、物联网设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科技的应用,将车型数据、修理厂维修记录、汽车重要零部件、人工工时等重要数据通过大数据计算,辅以物联网视频采集及人工智能图片识别等技术,实现「车、配件、修理厂」的精准匹配,并与记录在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车主信息一一对应,通过智能合约的执行,快速完成车险理赔的定损及理赔流程,极大地提升效率并降低了欺诈的风险。
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技术本身的风控需要引起重视。新兴技术的应用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而区块链网络的安全问题也尤为值得关注。保险机构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时,应加强对区块链技术安全、区块链生态安全、区块链使用安全和区块链信息安全四大方面的风险控制。区块链技术安全方面,主要体现在智能合约漏洞、共识算法的漏洞、P2P 网络机制安全等;区块链生态安全主要体现在区块链前端应用及后台应用的安全措施,如 DDoS 攻击、DNS 劫持、安全管理策略不当等;区块链使用安全主要体现在私钥管理不善、密码管理疏漏等;区块链信息安全方面主要体现在上传文件及数据的合法性等。
在使用区块链等新兴科技的过程中,保险公司应提高区块链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持续性地跟踪和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潜在风险及不断变化的攻击手段和方式,并积极参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技术要求及安全标准的调研和制定,在平台架构、应用部署等方面部署多层级、全方面的风控措施,形成区块链安全、立体的防护体系。
(3)新人才
未来保险的「新人才」是「科技+保险」的复合人才,会体现出「业务人才科技化,科技人才业务化」的重要特征。需要掌握传统保险业的技能,更需要数字化技能的完善和提高。以此,可以进一步加快保险企业从客户体验、产品创新、业务运营等多方面的改革加速。由于区块链应用以联盟生态为主要体现形式,参与主体的跨区域、跨业务、跨领域将会形成常态化,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从产品方案迈向行业方案、生态方案,从单主体的简单系统方案迈向多主体的复杂系统方案。这给区块链的人才提出很高的标准及要求,需要以行业角度和生态角度来思考和设计区块链应用方案的价值、特征、优势及风险,需从过往的产品经理深度思维升级为兼具广度和深度的生态解决方案思维。
(4)新合作
未来保险的「新合作」是跨界融合,将注重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展,注重场景生态的打造,并不断催生出新的业务模式。保险机构应积极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最安全、最稳定、最高效、最灵活的「价值合作」网络。一是积极实现行业内的连横开放;二是跨出保险行业的「能力陷阱」,通过价值合作从功能型保险向服务价值型保险转换;通过与医疗健康、供应链金融、农业、版权保护、商品溯源等领域实现合作项目落地,利用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与商业生态结合,诞生新的业务模式和保险场景。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提醒,根据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于 2018 年 8 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的文件,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区块链保险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