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还是币权,BNB还是BQB?

最近币圈牛市来了,很多交易所、项目方和社群纷纷活跃起来,其中就有从4月20号就开始连涨十几天的币权交易所平台币BQB,和币安以及BNB长得有点像,在其他交易所纷纷推出合约的当口,币权不但没推合约,反倒反其道而行之,举起来分布式交易所的大旗,并自称是成吉思汗的队伍,自带BQB干粮。
一、币安还是币权,BNB还是BQB?
币安BNB和币权BQB分别代表了交易所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
即集中式交易所还是分布式交易所? 
币安代表着巨无霸的集中式交易所,交易所利润丰厚,人员和运营成本较高,上币费手续费高企,且会形成越来越垄断的局面和态势,未来会成为区块链世界里,类似互联网时代的阿里和腾讯一样的独角兽,极难被撼动。
币权代表的方向是分布式交易所,基于智能合约、通证激励、链式记账等先进区块链基础设施构建的、新一代分布式社群组织和数字生态。由于部队都是自带干粮,分布式交易所人员成本极低,由于采用分布式、链组织的架构和独立自主研发的云平台,使得交易平台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
分布式交易所这里指的并非是搭建在公链上的去中心化的DEX交易所,以区块链世界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基础设施来看,搭建在公链上的DEX一直饱受交易深度、交易速度、挂单撮合、UE/UI体验、用户很难使用等问题所诟病,加上其技术开发难度,运营难度等,目前还不太不利于社群和项目方的使用和普及。
二.集中式交易所的弊端
1)集中式交易所的成本及利润需要有人来买单
在区块链世界,可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交易所这样充满争议的例子了,虽然很多人天天在提分布式,然而集中式交易依然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目前集中式交易所存在的问题早已让整个币圈都嗤之以鼻,对项目方来说高昂的上币费用、各大利益集团的撕逼和宫斗大戏、尤其是集中式交易所的资金安全问题一直被诟病。
因为交易所作恶的成本非常低,人人都有贪心,人人都有私心,贪心到一定的时候,它会膨胀,如果交易所一天充几百万U,几乎每个可以掌控的人都有想据为己有的冲动,这就是人性,这就是集中式交易所最不能克服的一个痛点。
    集中式交易所中心化的集中、垄断、腐败和区块链精神完全相违背,头部垄断的集中式交易所在整个市场里,赚取了巨额的利润,比如币安去年第四季度的利润是1.939亿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利润为 2.62 亿美元,创下季度利润历史新高。
集中式交易所,需要几十人乃至上百人的团队来维护,人才是最贵的,相比于服务器成本和安全成本,人员的工资成为集中式交易所最大的成本,比如币安在全球拥有700多员工,分别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仍在四处网罗人才,不断壮大队伍。
这导致了项目方想上头部的交易所,需要付出巨额的上币费、手续费,甚至被交易所要求需要同时上几家头部交易所,以避免对一家交易所的用户割韭菜,这给大量的项目方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和压力。
2)集中式交易所对项目方的割韭菜手法层出不穷
由于交易所作恶的成本太低了,随随便便就能来个数据砸盘,能砸的各位大哥不要不要的,同时交易所还极有可能挪用项目方的资金,造成大家相互扯皮。 

某些集中式交易所在项目方申请上币时,会要求项目方缴纳一笔申请费用,在项目通过后再退还。但是项目方如果不想申请需要退出时,交易所便各种理由卡着这笔资金,再三拖延不还。
还有的交易所的上币费用是一些ETH,但是这上币费后期会折合手续费。项目方交易的手续费从上币费里面扣,扣完了再产生手续费交易所就要收了。其中交易所还要求项目方必须市值管理,并且收交易手续费,结果凭空被割了高出市场的上币费。
有的交易所要求项目方上币前,给几百万代币作为空投给用户的福利。但是交易所是否空投,无法查证,除非交易所公布空投地址。有交易所就不空投,自己持币,大量抛售代币,砸盘项目方。
还有的交易所自己凭空“借出”很多项目方的代币,然后在市场上抛盘,通过砸下来后继续买入相同的代币“还”回去,类似于融资融券,交易所空手套白狼割了项目方。很多项目方遇到要大额提币时,代币会迅速大涨,显然这就是交易所要买入还币。
二、币权分布式交易所给项目方和社群带来的转机
很多项目方之所以要上更大的交易所,是因为自己社群流量不够,需要交易所的用户,增加交易深度,增强用户信心等等。但是根据区块链透明度研究所(BTI)发布的报告,基本上每家交易所每日交易量被实际夸大,比如每天的网站访问量通常不到1000,交易量却能达到全球交易所排名前20,币安的每日实际访问量是实际访问量的50-600倍,火币、OKEx等,BTI估计这些刷量的交易所占总量的80-90%。
这些数据提醒项目方和社群,千万不要迷信大交易所的用户量,更不要想去收割交易所用户,自己拥有流量才是最大的王道。越来越多的有流量的社群和项目方认识到,与其花费巨额的资金上中心化的交易所,不如拥有自己的分布式交易所。
币权近期推出的火箭节点计划,就是为社群、项目方、其他交易所打造的一个分布式交易所体系。币权的火箭节点计划启动30个超级节点外, 60个大节点和120个普通节点,将币权未来的发展彻底的交给社群。币权的超级节点可以享有上币费、手续费返佣90%,回购权90%,每年免费上5个优质项目等诸多福利等等。普通节点也可以上币费、手续费返佣70%,回购权90%,相当于把币权彻底的交给了社群,社群拥有了210个虚拟的分布交易所。

每个社群、项目方都可以成为币权的火箭节点,节点可以转让,也可以和其他社群、项目方合作,资格是只要持有80万个BQB就可以了,按币权公布火箭节点计划时BQB 5分人民币的价格,80万BQB也就4万多人民币左右。这80万BQB是象征性的门槛,并非给了交易所,而是社群自己持有的,随着BQB价格的上涨,可以继续享有上涨的红利! 

BQB价格上涨的空间有多大呢? 4月20号币权公布了销毁7.1亿个BQB的火箭计划,市场上反应强烈,币价应声大涨了62%,币权4月27号正式公布节点计划时BQB 6分钱,5月2号假期已经涨到1毛3了,但是和币安交易所21亿美金的市值相比,币权的市值还不到300万美金,这意味着BQB价格严重低估,更说明了BQB未来的上涨空间极大。

币权交易所把一切权力归社群,一切权利归节点,币权交易所从制度层面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人人有币权。“币权”就是“持币的权利”,是我们数字时代的非常重要的标志,未来在数字世界里哪个权利最重要?之前有股权、有债权、还有货权,在新世界里,给了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权利就是币权,未来是人人有币权的时代。
币权现在可以为每个社群、每个项目方迅速的提供分布式的交易所和钱包,类似搭建方舱医院。币权在疫情期间打造了了一个去彻底去中心的TFC交易所,低风险、高安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布式钱包,交易所不掌控用户的钱包和币,估计下个月币权就会发布这个平台。币权同时还做了一些其他的探索,在香港做了GMP数字资产找换店,大家可以直接用银行卡找换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等等。
币权的团队非常高大上,基本上以清华北大这些学子为主搭建的一个分布式、去中心的架构,币权最早注册在新加坡,但是节点遍布全世界,接下来币权的火箭节点中的三级节点也将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之后大家会看到这种分布式的力量,我们认为分布式、多中心化一定会战胜集中式,中心的。
未来组织结构会发生巨大的革新和颠覆,我们认为链组织会颠覆现有的组织形态,币权的投资人TokenSky王紫上、JLAB孙健、CSDN蒋涛和秋水联名的新书《链组织》可能就会正式出版了,链组织是什么呢?就是区块链时代的新型社群,利用区块链思维、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的基础设置构建的一种组织形态。这种链组织形态特点是跨越时空,没有中心,链组织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大家的,体现的方式就是人人有币权。
三、币权分布式交易所致力于为各行各业的传统行业服务
币权从2018年6月开始发展,已经发展了2年多的时间,币权交易所的所有平台和技术都是团队自己开发的,团队在很多基础构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研发,币权试图打造出一个平台和生态,构建的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币权的地基是BQOPEN,也叫币权开放平台,开放平台可以很方便的搭建分布式交易所,从开放平台从钱包、支付到交易,然后就是解决方案。
币权从一开始的定位还是非常精准的,它不是定位成一个类金融的金融属性很强的交易所,币权的团队坚决不做合约,不会去割投资人和用户,它不是为金融服务的交易所。
币权的定位是为行业转型升级服务的,因为现在的传统行业非常困难,融资难、获客难、流量难、人才难、技术难等一系列的难点,当下疫情过后,有两个最痛的点,第一个就是消费不足,各国政府都很头大,大家手里都没钱了,所以消费不足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就业难失业多,大家找工作非常不容易,针对这两个痛点,币权提供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帮助传统解决这样的一些痛点难点。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在面临着一次非常大的变革,从最初的人治到法治,现在到智治,这种变革是用智能合约、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管理社会、治理社会,这样效率是最高的,也是最阳光透明的。
区块链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一次从制度层面、模式层面和技术产品层面的全面的一个创新的体验,所以区块链是所有新基建的基建,它是新基建的基础设施,新基建包括5G、大数据、AI人工智能、还有云计算等等非常多的新技术,但是所有的技术未来都需要区块链这样的一个生态来承载,所有的产品服务都将面临着被颠覆的一种可能性。
币权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服务了100多个类似传统行业的项目,从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医疗还有教育行业,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尝试,总结了非常多的从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模型,也做了非常多的工具和平台。币权交易所目前的样子很像一个样板间,未来大家可能能看到各行各业,房地产业、酒业、茶业、餐饮业等等各行各业都会有自己的交易所,各行各业在未来数字化产业的过程中,都需要交易所这样的基础设施。
未来交易所的发展方向,是集中式的,还是分布式?
为金融服务的交易所还是为行业服务的交易所?
是靠发军饷打仗的队伍,还是靠自带干粮的队伍?
是靠传统公司制,几百上千个雇佣的员工维护高成本、高利润的集中式、中心化的交易所?
还是基于智能合约、链式记账、通证激励的分布式的,多中心化的交易所?大家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