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时评:加密行业已经迎来了有史以来改变关于加密货币的叙事及其声誉,使之成为最成功的创新科技的最佳时机。
翻译:Maya
关于区块链的炒作在2017年ICO狂潮后达到了狂热水平。
区块链被吹捧为解决世界上各种弊端的灵丹妙药,然而其中许多承诺并非出自好意。随着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野蛮生长的加密货币世界,ICO可以在几分钟内就筹集到巨额资金。一旦炒作褪去,新型叙事的中心转移到了企业区块链以及这个新兴技术领导企业进入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潜力。
然而,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许多原始愿景在歇斯底里的喧嚣中消失了。由财团支持的区块链、企业区块链研究项目和授权证明网络本应作为“下一代平台”,但它们的发展却跌跌撞撞—就Steem而言,一场丑陋的跌倒事件还在继续。
不过,2020年似乎会是一个明显不同的年份。创业公司明白,未来的发展道路是围绕主要的加密货币协议精心打造平台,从这些协议中提取价值—而不是引导整个网络。减轻阻碍主流应用的用户界面困境成为了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以太坊网络上的去中心化金融遍地开花;衍生工具和机构工具的蓬勃发展拥抱了比特币。
然后,新冠病毒来了。
当所有人都在新冠大流行的威胁下居家工作的时候,金融市场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美联储和财政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介入,而时下的话题变成了关于灾难性事件迫在眉睫的余波的猜测。关于企业区块链的叙述渐渐淡出了背景。
像数字隐私、错综复杂(而且永无止境)的通胀与通缩争论、避险资产投机和新型病毒的干扰等更多的紧迫问题占据了舞台。
叙事的时间表已经加快了,希望在2017年的流星式运行之后,我们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隐私的重要性
隐私的未来及其作用正在被背离,特别是当我们努力应对新冠以来的一系列事态发展。
例如,美国前财政部长Lawrence Summers毫不掩饰地宣布,他认为全球金融隐私的程度已经够高了。这当然在大多数自由主义倾向的加密货币受众中引起了一片哗然。但这是在3月期间,主流头条新闻大多充满了恐惧和歇斯底里。政府悄悄地将超极化的EARN IT法案公布在立法辩论中,试图破坏不屈服于政府批准的加密技术。苹果和谷歌联合打造的COVID-19曝光追踪蓝牙应用,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安。美国国会上出现了数字美元的概念。
危机往往为不受欢迎的立法大开通路,但至少可以说,上述所有的普通人的反应是令人鼓舞的。无论是Facebook的隐私问题,还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网络广告,抑或是由加密货币拥护者推动的隐私运动,显然人们越来越看重隐私。
企业区块链正在寻找持久力
最近的报道详述了许多需要许可的—即企业级—区块链的困境。竞争公司根本不想加入一个主要由竞争对手控制的网络,特别是没有隐私的网络。协作已经成为常态,但这种努力真的能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吗?还是他们只是在挥舞着半中心化的数据库来获得一些边际上的改善,无论价值主张是什么?
这些都是现在很难回答的问题,也让企业区块链市场抓住了某种形式的持久力。它们需要一个杀手级的APP,否则势头就会消逝。
不过,有些项目可能已经发现了必要的杀手级应用。然而,这样的项目在前进的过程中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不仅许多加密货币行业的支持者完全不同意许可区块链的概念,而且它们的持久力还没有得到证明。被遗弃的企业链,如供应链管理项目等,在任何有意义的采用之前,都需要被粉饰一下。
稳定币崛起
可能是在新冠病毒这个头条新闻的大山下,最明显的发展是稳定币的崛起。升破100亿美元的市值。稳定币作为欧元美元的类似物、以太坊这样的平台作为货币主权者运作的自然进阶,以及作为投资于比特币的机构的投机性燃料,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热议。
自然,我们需要自问:加密货币与其主网究竟是互利还是寄生关系?或者,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最近几个月来稳定币的爆炸性增长的更普遍的叙述上—这是遗留金融方面浸入公共区块链的一个缩影。
像MakerDAO这样的平台,实际上类似于央行为维护稳定币而采取的自由裁量的货币政策。DeFi借贷一直在模糊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间的界限,期权、永续掉期、哈希汇率期货等另类金融工具体系蓬勃发展。而在这些金融工具的抵押品中,加密货币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加密美元甚至吞噬了以太坊上的大部分交易。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病毒引起的大流行可能加快了稳定币的采用时间表,就像关于隐私的辩论一样。再加上对加密货币衍生品的渴求、机构布局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传统金融界正出于紧迫感向公共区块链过渡。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从新冠爆发吸取的教训还没有定型,还只是在早期阶段。但当世界因为疫情陷入停滞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受到了冲击—即使是一直以来野蛮生长的的加密世界也是如此。当我们走过近来记忆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半年时间时,值得考虑的是,自新型冠状病毒掀起一场世界性的风暴以来,叙事方式发生了多少变化。
企业级区块链可能正在跌跌撞撞;稳定币可能正在崛起;但显而易见的是,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只是加速了对这些叙事的关注,使得加密货币行业迎来了其历史上最合适的时机,将其名声转为金融行业内一个成功的创新科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