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中心化到应用落地,区块链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产业区块链的发展
 
去中心化本是区块链的代名词,随着行业的发展,各个国家都开始把区块链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在美国,Facebook主导的LIBRA凭借其30亿的用户量一举推动了全球对数字货币的认知;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推出各种牌照,尽量让交易所业务和代币发行走向合规;新加坡、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采用监管沙盒模式,允许企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创新。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集体学习,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主权国家对于区块链的认可,推动了数字货币市场的价格上涨,会议内容发布的当天,比特币的价格从7430美元最高涨至10350美元,涨幅近40%。随后,国内掀起了一波发展产业区块链的浪潮,以趣链科技为首的本土区块链机构得到大量关注,同时,大量的国产公链开始拥抱监管,开展与产业区块链相关联的业务。

国产公链何去何从?
国家机器的推动让区块链逐渐脱离了早期去中心化的极客圈子,而逐渐走向大众,对于早年已经发行了数字货币的国产区块链项目,他们该何去何从?我们当时梳理了一份国产公链表单,列举了国内头部公链与产业区块链结合的情况。时隔半年,这些区块链项目发展的怎么样了?
作为已经发行了数字货币的项目,投资者往往更关心的是,和产业区块链的结合能否进一步推动项目的发展。换句话说,众多利好的发布,区块链应用价值的落地,对币价能否有一定的帮助?

去年年底,我们发布的表格中的所有项目,在宣布了与国家产业区块链的相关合作以后,币价都迎来了一波上涨,作为国产区块链的代表,整体涨幅明显高于市场。毋庸置疑,在所有的金融市场,预期外利好的发布都能推动价格的上涨。半年过后,利好落地,不同项目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了出来。从表格中我们发现,在除去市值不足1000万美元的项目后,仅有半数项目涨幅超过整体市场(以BTC的价格涨跌幅作为整体市场对比),其中,涨幅最为显著的是IOST。
 
接下来,我们将以IOST为例,剖析其发展历程,解读其产业落地与实质性币价涨跌的相关性。
IOST的发展历程
IOST是一个高性能区块链公链,通过独创的PoB(置信度证明)共识机制,实现了高层次的扩展性和去中心化。其早期投资机构有红杉、经纬、真格等全球头部VC,2018年1月,陆续上线火币、OKex、Binance三大交易所,一举获得市场的瞩目。同年7月和12月上线韩国头部交易所Upbit、Bithumb。
 
我们认为,区块链项目的发展,与两个部分的发展息息相关:技术开发和产业落地。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我们将从这两个方向,选择其中的重要历程一一列出,以更好的理解这个项目项目。

我们发现,IOST在2018年上线交易所后的一年内,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技术开发上,到了2019年2月,主网上线,在保持新功能继续开发的同时,开始把重心向产业合作迁移,与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政府和当地企业都开始展开合作,把公链本身的技术解决方案,落实到与各个企业的合作中,为其提供区块链技术的支持。
 
技术开发有产业落地的基石,尤其是公链项目,唯有顶尖的代码和开发实力,才能从世界众多公链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产业落地则是区块链项目长期发展的支撑,所有高新科技的发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这个世界,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东西。两者结合,才是币价上涨的催化剂。没有任何项目能够靠纯粹的资本运作在市场长青,真正能吸引投资者的,是项目方持之以恒的开发进展和顺应时代的产业合作。

政企合作方面,IOST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新加坡区块链研究学院、日本富士见市政府、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AWS、超级账本、苏黎世大学先后达成深度合作,切实做到了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
 
未来可期
以去中心化为代名词的区块链技术,从2009年比特币发行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个年份,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一边是全人类期待的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另一边是去中心化的理想与中心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两者如何平衡?这十年来,无数的区块链项目从出生到灭亡,从默默无闻到众星捧月,永远都在探索这两个问题的终极答案。Ethereum、Polkadot、Filecoin,这些数字货币的原住民们,仍在探索新的道路,期待通过区块链构造一个没有边界的新的世界;Libra,DCEP,这些主权国家力量主导的法定数字货币,则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扩大其版图。
 
然而,世界并非只有0和1,通过IOST等项目,我们看到了这背道而驰的两条路之外的第三个选择,即区块链可以在进行技术革新的同时,和产业落地更好地进行结合;从单纯的去中心化,逐渐过渡到强调应用落地,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服务这个世界。或许这也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