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如何演绎基础设施的角色?

区块链作为融合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目前已渗透到数字金融、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基于区块链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区块链如何演绎基础设施的角色,区块链新基建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区块链新基建又将如何建设,值得不断探索研究。
区块链与基础设施息息相关
作为一种底层与后端技术,区块链自诞生起,就与基础设施这个概念紧密关联。区别于人工智能以训练、推理为主要环节的技术体系,区块链以P2P对等网络为基础、以密码学技术起家,重在数据存储与数据交互,相对而言更为底层、抽象。基于其不可篡改、去(弱)中心化等特点,区块链曾被《经济学人》称为“创造信任的机器”,业界寄望区块链能在不可信的互联网环境中建立信任,搭建信任基础设施,消除中心化架构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经济生活中的信任成本。依托互联网P2P对等网络架构,融合加密验证、共识机制等技术元素,区块链为互联网环境中创建信任提供了新思路,区别于传统可信第三方的中心化信任,区块链无需可信第三方就可在多方节点间创建信任联系。
区块链技术架构本身就有 “强基础设施”属性。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公有链与联盟链已成为区块链的两种主要技术分类。公有链是面向全球所有用户开放的区块链技术架构,任何组织及个人节点均可按照节点规则自由加入或退出,享受全域链上数字资产等应用服务。联盟链是面向联盟组织内成员开放的区块链技术架构,节点在申请获批的情况下可加入或退出,享受区域链上数字资产应用及服务。因此,技术架构就决定了区块链能成为支撑节点间交互协作共享的重要基础设施。
区块链源起于金融领域,现如今也逐渐成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演变的背景下,中本聪发表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声称发明了一套新的不受政府或机构控制的电子现金系统,比特币由此诞生。从论文看,比特币的推出一定程度上就是为解决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超级权限所衍生出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2011年,区块链逐步从比特币底层技术中脱颖而出,进入业界视野,因此说区块链缘起于金融领域。十年间,金融一直都是区块链应用频度最高、落地效果最好的领域。无论是加密数字资产,当前各国央行主导的法定数字货币,还是大型金融机构的支付清结算系统、证券交易平台、贸易融资平台等,都无法忽视区块链带来的利弊影响,均已或正在考虑将区块链作为重要的底层支撑技术。区块链正逐步成为支撑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底层技术。
区块链新基建形态初显
围绕公有链与联盟链,当前业界已逐步酝酿出两种区块链新基建服务形态,分别是基础链与公共服务平台。
基础链是提供区块链底层技术架构的基础设施,由领军企业或行业组织发起,以开源项目的形式由开源社区运营。公有链领域,致力于充当细分应用领域的基础设施,不过公有链应用离不开加密数字代币,存在金融风险,且在实名身份认证方面存在隐患,目前难以符合我国的监管要求。联盟链领域,近年来国内企业级联盟链基础链发展迅速,持续弥补我国区块链底层核心技术的缺失问题。
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是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撑服务的基础设施,以领军企业自建或行业组织建设为主。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改变目前区块链应用开发和部署的高成本问题,将区块链技术架构嵌入云计算平台,利用云服务基础设施的优势,以互联网理念为开发者提供公共区块链资源环境。企业层面,主要有腾讯区块链TBaaS平台等。行业组织层面,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国银联、中国移动等单位发起的区块链服务网络发展联盟,主导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建设运营,已于2020年4月25日正式发布并公测。此外,工信部也着手开始建设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计划筹建面向区块链创新应用的工业互链网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国内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均适配联盟链底层框架,面向国内用户提供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服务。
科学有序推进区块链新基建
当前区块链新基建体量规模还较小,无论是基础链还是公共服务平台,其技术和能力都在探索演进过程中,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还未定性。应当理性看待区块链新基建整体成熟度,以及区块链新基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科学有序推进区块链新基建的建设进程。
主体职责须明晰。领军企业在区块链新基建推进过程中拥有较强的话语权,短期内区块链新基建将处于由领军企业牵头、由市场主导的阶段。国家部委层面将逐步引导区块链新基建的整体方向,围绕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关键领域融合应用等重点制定研究发展路径。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层面将在挖掘区块链应用需求及创新场景、释放区块链新基建潜力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技术创新须聚焦。区块链新基建应不断减少对国外底层技术的依赖,尤其是基础链,应强化核心技术能力突破。要建设独立于国外主流开源联盟链项目的技术架构,重视区块链存储、加密、共识和跨链等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并逐步壮大国产企业级联盟链应用生态。同时,关注跟进公有链基础链发展进程,与国外保持同步,重点加强在加密数字代币监管、实名制监管等方面的研究。
区域需求须整合。地方层面区块链应用的需求正逐步被激发,如智慧城市、数字治理等对部门间业务协同需求日益加大,区域内物流、供应链、金融信贷等对相关主体间信息共享要求日渐提高,地方层面区块链应用市场规模正以非常可观的增速在壮大。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应及时整合各领域、各行业区块链应用需求,构建城市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并积极引导本地用户“上链用链”。
异构平台须协同。区块链应用协同是刚性需求,行业组织、开源社区、领军企业应致力于解决不同平台间以及平台内不同底层架构的区块链应用交互问题,加强跨链业务协同,探索打通异构区块链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