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万向区块链执行总裁王允臻先生,在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举办的第六届区块链全球峰会-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主题论坛上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业界大咖、伙伴,大家好。我是万向区块链执行总裁王允臻。今天,我想为大家汇报与分享我们万向区块链对工业互联网的解析与畅想,即: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在此,我请求各位大咖先忘记自己的行业与领域背景,以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回顾与观察工业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一 工业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如何融合?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做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又将如何相互融合?
在现有工业互联网大框架下,我们洞察到如下的大趋势: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从传统工业互联网的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发展;从生产流程管理向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从中大型企业为中心的产业格局逐渐向平台化的公共服务演变。在工业软件赋能方面,不管是ERP还是MES,都是由大型国际企业中心化控制,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中心化软件逐渐向参与其中的利益相关方延伸。我们希望,在工业互联网的大框架之下,基于区块链+隐私计算+知识图谱的分布式认知能够助推以上的演变,同时在商业模式、场景拓展、生态建设方面,也能重点突破、服务创新。
先从信息化说起,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什么改变呢?首先,从流程管理到工业信息管理,决定性的变化发生了,那就是数据采集、优化决策。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决策过程仍就以人来主导的流程管理为主,由此带来各种功能的多源信息渠道和数据孤岛,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当然,信息化是人类迭代更新的其中一大步,基于信息化,数字化会做得更好更快。大多数信息化系统隶属于重资产系统,在自动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下沉的功能繁复的工业软件,新旧架构并存、接口对接困难。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挖掘信息化系统之间、不同工业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再通过生产关系重构、技术解耦这种方式,能否助推工业互联网的价值转化呢?
回顾传统制造业向制造业信息化的转变过程,数据驱动已经是蓄势待发。面向数据孤岛的打通还停留在某个管道内、某个业务流程上,然而面向更高阶的企业层级、不同企业层级的打通,还是任重而道远。客户最在乎的永远不是买一个最好的榔头,而是用榔头敲在墙上的钉子。目前的信息化主要还是扮演着工具的角色,数据孤岛、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还有很多挑战,但是,挑战有多大,机会就有多大。
其中一个潜力巨大的机会就是软件资产,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的领域。有了互联网、云服务,之后再有IaaS、PaaS、SaaS,都是通过工业互联网来实现软件的调用,尤其是面向中小制造业,必须借力移动互联网来助力他们的数字化转型。
从专业工业软件到互联网工业软件再到移动互联网工业软件,工业软件并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长与扩展,当然,调用方法也在不断演变,调用层也越来越轻。我们预测,区块链推动的Dapp生态将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解决资源调配的问题,进而演化出合理的商业模式、补偿方式以及激励机制,以“超轻量化”为特色的DAPP将会以调用的方式,对接逐年沉淀下来的各种工业软件。
Uniswap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以500行代码完胜拥有几万行代码的一家App公司,同时还解决了大量交易问题。由此为我们带来的启发就是,通过借用这种方式,工业软件的调用及开发也会带来突破性的进展。工业软件的规模在不断拓展,工业软件占整体的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从2017年的不到20%增长到2019年的25%也印证了工业软件的积累和沉淀。
这个积累和沉淀在形成过程中,如何帮助这些创新的企业、大型的工业制造业和工业软件企业建立商业模式,来发掘工业软件潜在的价值,也是我们的分布式工业互联网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我们长期关注各种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各位行业大咖及伙伴也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了众多突破。在目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发展过程中,质量与可靠性、资源优化等工业工程典型应用已经大量推出,单点型应用特别是在流程行业、能源、化工等行业,已经渐趋成熟,与此同时离散制造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也是突飞猛进。
基于离散制造业的复杂性,数据更分散,行业壁垒更大,所以面临的挑战也更大。离散制造业能否从工业互联网当中获益,不仅关系到行业的发展,还关系到国计和民生。
离散制造业为全世界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如何让数字化转型赋能相对弱势的众多中小型企业并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呢?在工业互联网的范畴,挑战一:基于中小企业现有的成功积累进一步助力其数字化转型;挑战二:对应的商业模式,在经济价值挖掘、社会价值挖掘、治理机制、激励机制依然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对政府来说,如何帮助政府更好地管理和优化本地的产业格局呢?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如何促使企业在整体的工业价值链中识别更优的位置呢?如何促进和其他行业在上下游的合作呢?我们预测,以重组生产关系为主要价值导向的区块链技术,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
二“分布式认知”是什么?
分布式认知到底是什么?三大技术底座:区块链、隐私计算、知识图谱。
首先是隐私计算,它解决的是数据安全及主权的问题,当前的工业互联网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如果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不能给企业、政府带来明确的价值,那企业或者政府为什么要承担这个风险,把自己的数据分享出来呢?可是没有企业的数据,就无法打造超出零和博弈的商业模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如何突破这种封闭模式呢?以可信的方式让基于业务需要的多源异构的工业数据上传到平台上以密文的形式多方协同计算,将会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
第二个是区块链,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分布式数据资产的存储与调用、分布式商业模式的构建,以及价值的交换、激励及治理机制的构建,还有相应的企业、行业及产业的管理。
第三个是知识图谱,它是对宏观数据、企业小规模定向数据从降本增效的层面来进行优化和引导,同时也会通过产业知识图谱及发展趋势预测来助力政府进行产业格局的布局及优化。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发现机会、及时捕捉机会。
以隐私计算、区块链、知识图谱为支撑的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必将快速推进从数字化到价值化的阶段跨越。在隐私计算方面,我们基于多年积累的生态伙伴,能够解决必要数据上平台的问题,也通过跟各地政府的合作,解决上什么样的平台、如何构建及定义平台、平台能够解决什么样的业务痛点、商业模式又如何打造的问题;在区块链方面,我们对治理模式、特别是激励模式方面有多年的积累与实践,比如建立工分制、在产业合作中的企业及行业根据贡献获取相应的收益;在知识图谱方面,结合工业大数据与AI的技术,让数据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应该是重点聚焦资源和能力调用的未来。在资源和能力的调用当中,目前看到的主要商业模式主要还是SaaS,虽然你为软件买单,但是却很难从商业模式中,也很难从合作和流量方面快速获利,从这一点来说,它落后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已经习惯了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大家下载一个APP的时候,并不会说,主要的投入是用来购买APP,虽然APP后面代表了大量技术的沉淀。但是如果你调用了它,也能通过其他商业模式快速得获取更好的补偿。这一点对整体的价值发掘很有启发。
为此,我们通过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的分层解耦价值框图来充分阐述我们的理念,大家看到中间层是我们的分布式认知技术,集合了区块链、隐私计算、知识图谱,它们的融合应用以分布式认知基础设施的角色向上对接平台及应用,向下对接场景落地的边缘侧,包含了终端设备、装备、传感,也包括了前面所说的各种软件应用系统。
首先说向下的意义,数据存储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分布在边缘侧,多方协同可以通过密文计算来实现,复杂的领域及行业知识也可以在场景侧以图谱的形式沉淀并融合边缘计算来补齐工业AI与工业大数据的巨大Gap。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基础设施,往上走,在平台侧以分布式认知的角色来集成类似于DAPP的低代码开发及工业微服务等通用平台能力,同时它也可以横向对接外部成熟的通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以被集成或者相互调用的方式来互为补充,形成共赢。
基于这样的分布式认知平台,再往上走融合了能带出商业价值的激励及治理机制,只有在有效的激励及治理模式下,再融合以简单上手的智能合约来快速开发应用或者服务亦或者是小程序,进而让不太接地气的工业智能APP往下沉,让开发者做开发,让业务应用者做应用。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的分布式认知能力自下而上贯穿始终。当然,我们不是再造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是希望通过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合作伙伴相互融合来进行优势互补,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携手共进。我们认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得把工业互联网做大做强。
我们的愿景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以分布式认知的角色被数据、基础设施提供商集成,也可以被现有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在被现有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的时候,做为分布式认知的角色,我们能够解决必要数据上平台、多方数据流转及价值交换的问题。我们相信,通过这种方式,终将会对已有的成熟工业互联网的业务推进,带来极大的提升与助力。
三. 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何在?
通过区块链的加持,以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密码学为核心,实现隐私安全、实时交易、跨域的价值流通、流量互导、多方协作、可信的数据源、生态构建的赋能,从信息可信的数据管理、治理、激励三个层面来创造价值。区块链的主要价值不是推出一个区块链应用,但没有区块链这个应用又达不到那个效果。如何最大化区块链创造的价值呢?答案是专注,专注于数据安全、治理、激励,专注于用于生产关系优化的数据价值挖掘和价值交换。
通过隐私计算的加持,既可以挖掘数据的价值,同时数据主权也是自己的。可以通过密文计算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联邦学习来完成。你可以来调用这些数据,但是这些数据除了自己以外,其它人没有办法拿到原始数据。即使已经是被调用的数据,原始数据也不会流失,你可以随时取消某一方获得的已有数据,甚至取消已经进行过的调用。第二次调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决定什么时候来交换,什么时候不交换,没有人可以把各方的工业数据都集成起来。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隐私计算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技术,保障了数据安全和数据主权。没有隐私计算,在区块链基础上的数据价值交换就无从谈起,所以数据主权方面非隐私计算不可。公共服务平台上面隐私计算是非常关键的一层,把数据以可信的方式放到平台上。
通过知识图谱的加持,对于企业来说,用它可以做什么?比如金融征信,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金融征信,但目前只能提供银行所看到的碎片化数据。关于企业的健康,类似于“克强指数”衡量企业健康的指数,目前是不存在的,但有了知识图谱就可以被设计和挖掘出来。另外,面向企业,物流布局如何优化,生产企业和最终的分销商、物流商的多方合作、质量监测、生产要素的监控、能耗管理、安全防护;面向行业及政府,如果有一个宏观的政策导向引导某一个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来走数字路线、高附加值路线,我们还缺什么,关键节点是什么,瓶颈在什么地方,如何通过精准的投资和企业引入,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建设方略来说,推出面向本地产业格局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我多次提到公共服务平台,它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和数据基础设施的提供商合作,把分布式认知技术这一层整合进去,这个基础上形成企业的工业数据托管层。在托管层上面搭建或者引入、引流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已有或者自己开发的互联网工业应用,这非常关键。以此做到资源的共享,不仅是资金资源、人力资源、能力资源的共享,更是平台资源的共享。我们和现有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希望能够形成一种密切深入的合作,我们有平台化和被集成化两个商业模式可以共同推进。
在这样的公共服务设施上面,在企业侧来挖掘应用场景,场景化的APP跑在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上面。在成功引入面向特定企业或特定行业的APP基础上,我们再对它进行延伸、复制,把它形成一个通用资产。到一定程度它就会下沉,进一步沉淀,成为平台下面所聚集的工业软件的一部分。
解决数据可信来源、打通数据价值发现的问题,再进一步强调隐私计算在里面发挥什么价值,隐私计算对区块链发挥什么价值。没有这些保障的话,我认为上层业务会面临很多问题。即使是POC做出来后,在规模化的推进过程当中也会面临问题。如果有了这些保障的话,很多场景的开发从个别企业、个别行业就具有了高度的可复制性。这里面APP里面的软件资产也可以形成进一步的分层解耦,该沉淀的沉淀,带调用的调用。我们预期看到是一个比较轻,像Uniswap一样,是一个轻量化的分布式认知技术调用层。
这样的转型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如何把设备资产化、资产服务化、服务金融化,这个过程中区块链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目前我们已经在很多行业进行了这方面尝试,包括供应链金融、生物资产行业,隐私计算解决数据上平台的问题。区块链解决什么问题呢?区块链来协同数据流、业务流和现金流。这样形成了一个可监控、可信的、透明,也是可调用、可监管、可分析的透明。你可以在某一个流程造假,但你不可能在三个流程的协同下同时都造假,这样就保证了价值创造的完整性、可靠性及公正性。
在此基础上,当投资方进入一个陌生行业的时候,鉴于这样的能见度,就敢于投资。知道自己投入的设备在什么地方,知道自己买的服务是如何运转的。假如投资于一个资本项目的话,知道自己投入的资本是如何带来现金流,业务流的,健康是怎样的?这也是设备资产化、资产服务化、服务金融化的关键。
区块链的治理和激励机制是如何落实的呢?举两个例子。在治理机制方面,重点强调的是区块链的存证和多方验证的能力,在生产商、业主、检修服务上,甚至当地政府提供质量白名单激励机制的时候可以多方验证,保证价值链从生产过程到交付、服务、检修,都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数据监控,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更多的合作模式以及更多元化的价值交换模式。第二,我们谈产业联盟,类似于行会,在欧洲、中国都看到了一些尝试。如何促进合作呢?如果这个合作是零和博弈,你付钱我做事,价值实现的门槛就会很高。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从合作本身,在大家把饼做大的过程中,发掘双赢的价值。但有一个潜在问题,如果ABC合作,A和B非常想投入其中,把饼做大,C觉得反正是成员一部分,就坐等饼做大,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在一些很完善的合作模式,像合资公司当中依然存在。
这就是一个博弈的问题,这个博弈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在激励机制,在区块链的价值交换层实现一个积分层,就是多代入业务流量的话,大家多方合作,会得到更多的积分。积分在适当的时间可以转成适当的激励模式。但这个转化率会随着合作模式的逐渐成熟而下降,这样会产生先来推进合作模式的人,它的获利是最高的,后加入的人应该更多是受惠于合作模式及生态效应,而不是给模式做贡献,所以得到的分利会逐渐被稀释。这样一来有利于各种各样的创新合作模式,不管是在制造业、能源行业,还是初期的合作,我们相信有更好的激励机制的设计,我们很荣幸有一个以邹传伟博士为首的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专门由业界领先专家来解决此类问题,所以这边也做一个小广告,希望大家多关注邹传伟博士,关注他在财经以及各种场合跟大家做的分享。
总而言之,通过平台上的价值记录、状态追踪、柔性监管,提升工业资源配置和效率,降低整体产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促进产业的高价值维度延伸,催生全新的智能化协同应用。最后这一层非常关键,没有区块链万万不行的一层。
当前国家发展工业的趋势,以质量溯源、柔性监管为典型,它牵涉到多方协作,包括政府对产业格局的优化、龙头企业对供应链上下游的管理,以此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智造中,拉平微笑曲线。你在区块链基础上解决价值交换的问题,这里面价值交换的环节有可能包括设计、高附加值,这些并不是在工厂里面的,我们很多中小型企业并没有一个非常前瞻的工业设计部门。那么,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协同,你是不是可以受惠于更前端的工业设计企业,一方面设计得到保护,另外一方面,对于一个优秀设计限量款的产品销量形成较好的把控,这些都可以在价值交换时,通过现金流、业务流、数据流的协同当中来完成。
再说柔性制造共享空间,当我们在建立产业园区的时候,产业园区是不是有新的做法?比如一些中小型企业围绕数字机床,或者3D打印机这样昂贵的设备,是不是有一个产业园区以这个为特色,由金融机构和政府联合投入,把高端设备作为园区的一部分,来吸引中小型企业,高效推出产品的市场化?
然后说到数字化的质量追溯,这是基于我们的母公司万向集团做出的一个汽车零部件质量溯源的项目,受到万向集团和万向控股的影响,我们更加关心行业应用,更关心实体经济。如何以区块链为契机来打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这是在我们的基因里面的。作为基因的一种表现和显示方式,我们在数字化质量追溯当中首先分析的是汽车行业面临什么问题,互信的缺失以及由此造成的整体无效率。如果出现了高危的产品召回,也是没有效率的表现,而且非常昂贵。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质量溯源,实现精准的质量问责和精准的质量召回,从而大大的降低成本。
最后给大家一个合作的邀请,我们相信,平台赋能生态。我们在定义分布式工业互联网的时候,不但有一个清楚的设想,就是我们做什么;同时也有一个清楚的设想,就是我们不做什么。我们不是工业软件专家,也不是专业的场景专家,我们重点需要提供的就是分布式认知的能力,通过与外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合,来共同创造最大的价值。所以,面向各位行业大咖,不管你们是做工业信息化还是工业制造亦或是工业互联网,我们都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我们相信,这是一种多边的、多赢的生态合作关系。
最后一个花絮,我们的英文简称叫D.I.S.C.O,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听起来拗口的话,可以叫它:DI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