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 = P*Q并不适用于对加密货币的估值

来源:财经网链上财经

目前,贯穿数字资产领域的一个问题是过分痴迷供应量短缺的模式。

目前,贯穿数字资产领域的一个问题是过分痴迷供应量短缺的模式。

创造数字黄金的最终目的是依赖其稀缺的特性,赋予数字资产持有者获取超过数字资产本身价值的财富。这就好比看似无用的物理,通过社会共识赋予其价值。

因此,某种加密资产的创始人在发行之前都会制定一个有限的或固定的供应计划。当有限的供应量无法满足逐渐增长的需求时,持有者所持有的数字资产就会增值。

假设:通货紧缩优于通货膨胀

为了验证此假想,我们将运用费雪交换方程式(又称交换方程式)来进行估值。

M*V = P*Q并不适用于对加密货币的估值

在一段时期内,

M 为一经济体中,名目上货币供给的平均总量;

V为货币流通速度;

P为物价水准;

Q为对新产出货物与劳务之实质支出的一项指标。

因此PQ是名目上支出水平。

费雪首次提出费雪交换方程式时,美联储尚未成立。在金银本位时代,货币供应需要有真金白银作为后盾。

这种货币与”黄金挂钩”的模式使经济处于低速增长的趋势,由于资金流动(例如对新业务的投资,贷款等)受到可用货币供应的抑制,相应地,货币供应又受到黄金储备的数量和增长率的限制。黄金储备的增长依赖于黄金开采的速度。因此,货币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表面上,货币看起来很”安全”,但同时很稀缺。

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很容易受到银行挤兑的风险,在不确定的时期,持有人会纷纷涌向银行将持有的货币换成等量的黄金。

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重地冲击了金本位制。20世纪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关闭。直至15年之后的1954年方重新开张。在此期间一些国家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大大压缩了黄金的货币功能,使之退出了国内流通支付领域,但在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依然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

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和动荡不安严重损害了世界各国的利益。

1944年,经过激烈的争论英美两国达成了共识,美国于当年5月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由此建立起”金本位制”崩溃后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

1971年,美国宣布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由于美元不断贬值,1973年3月再次引发了欧洲国家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各国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

从此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转而进入信用本位时期,以政府信用为货币作担保。政府信用是社会公众对一个政府守约重诺的意愿、能力和行为的评价,是在政治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代理人信用,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一旦社会公众对政府信用产生变化,那么信用货币的价值将会根据市场作出供需再平衡调节

货币政策的其中一个缺陷是央行无法直接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V。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央行政策制定者们意识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open-market operations)(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来调整利率比单纯地操纵货币的供应量更有效。

在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即使公开市场操作无法阻止市场的衰败。面对就业率低、偿还能力丧失的情况,消费者和投资者们纷纷选择持有现金来避险。

美联储和其他国家的央行实施了最大胆的政策实验–“量化宽松政策(QE)”。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物价稳定和通货膨胀 M*V=P*Q的用处是,帮助央行政策制定者设定一个最佳的货币总量数值,从而使GDP,也就是P*Q维持在一个稳定增长的水平,此公式在”金本位制”废除之后显得尤其重要。 另一方面,速度V由P*Q除以M计算得来。 一旦计算出V之后,我们可以假设V在短期内是常数。

例如,在V恒定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总量M就与P*Q成正比了。在短期内,只要M增长,GDP就会随之增长。 但是Q,对新产出货物与劳务之实质支出有约束,并且增长速度缓慢,则也可在短期内视为常数,则M增长,相应地P增长,即通货膨胀,甚至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因此,货币总量M可以用来控制通货膨胀,通过增加或减少以维持物价稳定。央行决策者们以这种方式,来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们对经济的信心,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M*V=P*Q 与通货紧缩”美丽的”误会

在加密货币领域的争论点是对固定货币供应量的痴迷,换而言之,对通货紧缩的本质的信奉。货币的稀缺性导致货币升值,而这恰恰与法币(美元)贬值的本质相悖。

然而,通货紧缩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一件好事。事实上,这与”金本位制”相似,在通缩的环境下,人们更趋于囤积货币,因为认为它们会增值。这种囤积行为会导致经济衰退,最终,陷入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

甚至可以假设,在没有央行的加密货币的世界里,没有人会在资本流动受限时,提供流动性注入,这样可能导致货币流动速度V快速下滑至0,加密货币市场会快速滑入一个漫长而又绝望的大萧条中。

所以,虽然从法币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抛物线式增长的加密货币价格很诱人,但对加密货币真正的使用者们来说这种增长却是十分糟糕的。也许只有百分之一的短期投机者享受这种几何式的增长。

M*V = P*Q应用到加密资产

M*V = P*Q有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它涉及到货币总量、GDP和对投资者、消费者和储蓄者之间的经济刺激。

但是将该等式运用于加密货币估值,则需要暂且忘掉上述这些复杂的经济关系

在加密货币中,M*V = P*Q通常用来确定Token的目标价格、市场容量、市值,甚至是dApp和协议网络的估值

通过使用原生Token的分布式网络框架,Chris Burniske构建了一个用于Token估值的模型。

他的假设是:通过向协议客户售卖Token,Token持有者可以赚取网络或者协议每年所产生的收益。换句话说,用预期的美元计价的收入P*Q,除以Token供应量M得到流动速度V。所得结果可认为是目标价格,也就是这个加密货币与美元交易的价格。

这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计算一个加密网络的收入P*Q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根本没有收益存在。(有人说交易收益也算收益,但是通过价格上涨而获得的交易收入并不能计为收益,因为这种收益本质上依赖于类似庞氏骗局的机制,换句话说需要不断有新韭菜接盘,通过新入场的资金支撑起所谓的”收益”)

其次,作者认为为了计算出这个等式必须对V进行计算。和传统经济的案例中V不同,这里的V是一个可以估计的动态指标,然后再被用来计算M。

一个可以任意假设的V,即在不考虑任何token模型和对token持有者进行经济刺激的情况下进行假设的变量V,不符合成为定量的标准。

M*V = P*Q的循环

为了确定Token的美元定价,我们需要用美元估算P*Q。从逻辑上说这是合理的——毕竟目前几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用法币计价,且从长期来看暂不会有所改变。

因此,等式M*V = P*Q的右边以美元为单位。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

我们现在开始以美元来计算加密货币网络的收入。

但是这个拟定的协议需要有自己的原生Token,李如比特币这样的Token。为了使用该区块链网络,人们需要先购买一定数量的Token。而为了购买Token,用户需要使用美元,按相应的兑换率进行交易。

M*V = P*Q并不适用于对加密货币的估值

首先估算一个Token对应的美元的交易价格初值,以此可以算出美元的收入,再用M*V = P*Q来计算Token的目标价格,然后,直接把目标价格当成输入的交易价格再次计算美元收入,从而使得上示循环运作起来。

示例

假设X是一个分布式帐本供应链初创公司,他们有自己的原生Token,叫做XXX。为了使用他们的帐本,无论是向供应链写入数据或者获取数据,用户都需要使用XXX。

假设一个XXX可以购买1MB的数据。一年全球总共有100MB的数据。那么X每年的收入(P*Q)是多少呢?

P*Q=100MB*1=100 (即100个XXX)

如果XXX以1美元的价格被售卖,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X区块链网络的美元收入。

P*Q =100MB*1XXX/MB*1USD/XXX=100USD

虽然我们计算出X公司的收益,但是,这个以美元计算的收入已经被用到计算XXX目标价格过程中去了。这意味着确定XXX价格的最重要的元素,也就是以美元计价的P*Q,在计算这个价格的时候就已经在计算XXX/USD的实际兑换价格时使用过。

结论则为MV=PQ根本就不能用来计算加密货币的目标价格。

有人或许认为,我们一直用美元对不同国家的GDP进行分析与比较。同样地,也许存在着某种方式可以用美元来比较不同的加密货币经济体?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用原生Token计算P*Q,然后将它们按照年末的兑换价格转换为美元。

然而,并不能这样做。因为P*Q这一侧一开始就是用法币来计算的。

网络或者协议的效用将始终以链下的价值兑换媒介来衡量。该网络总是以法币来获取其在市场中的价值,而Token的价格则与客户是否愿意为服务付费没什么关系。

这也就难怪了,这些加密货币的创造者允许将token分为很多更小的单位来方便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使用了。

M*V = P*Q是否可用于加密货币估值?

不行。

但是,可以把区块链初创公司影响Token供应量的能力理论化,该供应量基于观察流通速度V,V可以帮助该公司调控终端用户支付的实际价格。通过自行发行或销毁Token在协议设计中进行调控。

加密项目设计者可以密切观察流通速度V,以此监控分布式网络持续有效地运行。若V太低,不论是由于协议设计,还是参与者和用户的激励机制,从而会拉高Token价格,但这将导致区块链网络在商业上不可行。

然而估算这些数值也非常困难,因为流通速度V是基于项目用户对该网络的使用频率和Token持有者们的激励机制,但是这些情况都无法提前预测。

另外,越是受热捧的区块链网络,其用户越多,它的Token价值也越大。这导致投机者和持有者囤积Token,而不是将Token运用到去中心化平台中。

矛盾点在于用法币估值加密货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这么做甚至让我们怀疑对Token最初的需求,日过是这样,为什么不直接用法币购买所提供的服务?

对于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这种循环性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比特币有一个和它内在价值完全无关的交易价格。可能也存在其他的原因,比如像投机或者避税这些因素拉升比特币价格,但这已经超出了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的范畴。

本文由财经网链上财经编译自Medium,不代表财经网·链上财经立场。

作者:Brian Koralewski 编译:LornaQ

原文链接:https://cryptodigestnews.com/mv-p-que-love-and-circularity-in-the-time-of-crypto-2b84074fa2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