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光武
前言
近来在招聘大厂优秀的工程师时,深感大环境限制下的无奈。比之上一个移动互联网浪潮,现在80后/90后的工程师普遍缺乏把一个产品做成功后的想象力。一方面是上一个浪潮的垄断效应,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生活压力下,抗风险能力弱、选择有限。来我司面试的大厂工程师,一般都是接触过区块链或者身边有朋友因为比特币财富自由的。虽不认为这是一个“差”的趋势,但却也不足以支撑他们做出放弃大厂然后加入创业公司的选择。站在他们所处环境(已成家或者将成家)下思考,也确实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权衡利益得失。
对于移动互联网公司而言,“一个合适的CTO/架构师,是上帝般的礼物。” 在「Code is Law」的区块链领域,更是如此。这是对程序员最好的时代,在互联网-区块链浪潮的交替时代,程序员的话语权和技术所推动的社会变革,又会留下怎样的传奇?
本文的写作背景源于此,核心是为了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一是从science和技术的角度科普这行业两年来发生的激动人心的变革和浪潮;二是回顾下我们这个「奇特」团队创立的初衷与故事,我们三年半多来为什么愿意付出如此艰难的代价all in到这个行业。
文章结构:
一、区块链浪潮已经形成了移动互联网级别的赛道,必将诞生伟大的产品
二、现在是对区块链最好的时代,一个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的时代
三、DeFi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前沿领域,哪怕付出艰难的代价
一、区块链浪潮已经形成了移动互联网级别的赛道,必将诞生伟大的产品
回看互联网浪潮,如果将1986年微软上市作为互联网启动的开端,完成指数级上升的是97-99年的突变增长。比特币的命运与类似,在不断的打压和贬低下展现出顽强的周期和生命力,分别在17-18年,20-21年完成两轮指数级增长。
比尔盖茨在一次电视直播访谈中,一直在解释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优势。然而电视主持人非常不屑,举出一系列例子反驳比尔盖茨列觉的优势。随后经过比尔盖茨耐心的解释,最后主持人恍然大悟,“原来是给变态提供的一种服务!”比尔盖茨只好在一旁尴尬的笑着。
比特币有过之无不及,记得头部比特币的衍生品平台OKEX的天使投资人麦刚(泡泡玛特的天使投资人)在13年时提到比特币,被2个专业投资人所在的微信群踢出群聊[1]。大到头部投资人,小到每一个参与者,都遭遇了类似尴尬的处境。
比特币2018年初泡沫破灭从2万美金跌倒3500美金,其他人看笑话般的看这个行业,也有无数行业的人就此流失。直到2021年,突破2万美金,从3500一路涨到最高点63000美金。我在17年底高点进入这个行业,回看这两轮周期,更多的感慨是周期宛若一个巨轮。
回到2011年,当比特币突破1美元大关时,那时为此兴奋异常的参与者,导致交易网站瘫痪,又有几人还在这个行业?
21年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下,圈外的人看到的是比特币监管、比特币打压,没看到的是,这一轮周期所酝酿的技术变革。
区块链浪潮和互联网浪潮非常类似:
1/ 网景浏览器的JS语言与ETH的Solidity语言一样,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分别引发了99年的dotcom泡沫和17年的1co泡沫。
2/ 区块链浪潮是目前唯一和互联网浪潮一样,参与人数突破1个亿的伟大经济体,其周期性的浪潮才刚刚启动[2]。
3/ 抛开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创业维艰》作者Ben Horowitz创立的a16z加密基金作为两个浪潮的推动者,他们的布局和对区块链浪潮发展的坚定信心。
在下一个浪潮我们的判断是:
DeFi产品会是下一个移动互联网级别的赛道机会,同时DeFi产品的用户数将会超过比特币的持币地址数量。
支持这个判断与比特币市值无关,更重要的是这轮趋势下我们看到的技术和算法,DeFi如何更好的服务用户和带来的效率提升。
二、现在是对区块链最好的时代,一个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的时代
你相信500行核心代码,10人以下工程师团队做出的产品,累计服务240万用户,累计超过3000亿美金交易额吗?你相信仅靠3个核心开发,1年半时间,产品的锁仓金额就突破100亿美金吗?这样的事情正发生在DeFi产品上,前者是Uniswap,后者是Curve。
DeFi是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产品,一旦部署上线,代码便自动执行相关的金融逻辑。DeFi通过代码和精妙的算法,实现证券交易所、借贷、银行、衍生品等庞大的传统金融产品,每一个深入其中的探索者都惊叹其「科学之美」。
而其中Uniswap更是创造了一个金融业400多年来,最大的金融创新和变革。我甚至认为这是区块链领域发展到如今最伟大的产品和应用创新,它真正的赋予技术和算法最大的话语权,让技术第一次超过金融。
Uniswap是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给交易员、做市商、项目方提供一个交易场所,它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堪称一个奇迹:
创始人是机械工程师出身,因为失业临时学习编程,却创造出一个市值最高达200亿美金的产品
团队直到今天,依旧维系10人上下的工程师团队,服务的资金量却高达3000亿美金,日交易额超过A股,最高达10亿美金/日;同样的业务逻辑,A股的交易所需要3000人以上的公司规模
创始人没花一分钱做营销,超过240万用户参与交易
将交易所核心的利润模块 — 做市商,完全去中心化,人人都能成为做市商
核心算法是x*y=k的数学模型,交易员、做市商、项目方等角色都通过该公式来管理和交易账户的资金,账户小到几美金大到几千万美金。
业内一研究员对他朋友说,“已经有这样一个函数公式,拿到几千万美元估值,甚至像E=mc^2打开原子时代的大门,有彻底改变当今金融交易制度的潜力,这TM的才叫金融科技啊,相比之下什么互联网金融也配叫金融科技?”
除了业内的震惊,在海外也有大量的学术研究,来探讨DeFi领域的创新。
上表是一个来自伦敦大学的论文[3],分析了DeFi头部的四大主流DEX(Uniswap、Balancer、Curve、DODO)的数学模型,从乘积函数、价格滑点函数、损失函数四个方面进行比较。此外,哈佛的4位同学,发表了一篇论文,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去模拟Uniswap最佳的做市策略[4];UC Berkeley在21年开设了一个春季课程《DeFi的发展和研究 》,主要面向博士[5];哈佛、宾大、哥大等诸多高校的区块链组织近日获得了来自Uniswap的1100万美金资助,致力于研究DeFi的法律和监管问题[6];美联储银行推出的关于DeFi的万字长文报告,也在惊叹DeFi对银行甚至金融业的变革[7]。
当年张一鸣做今日头条时,行业的困局是推荐算法,正是在推荐算法上的突破,才使得今日头条在信息分发领域得以成功,从而诞生了字节跳动这么伟大的公司。那时拒绝今日头条的投资人能看到的是为什么BAT做不出来,看不到的是推荐算法对于这个行业的推动。
在DeFi领域同样如此,圈外人能看到的是市值、币价、割韭菜这些热闹的词汇,看不到的是算法创新所推动的行业变革。Curev的CEO是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专业毕业,曾获得国际物理竞赛一等奖;最高曾达80亿美金市值的DODO创始人则是北大物理博士退学,Uniswap、Bancor其背后都是非常简洁和优美的数学模型。
三、DeFi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前沿领域,哪怕付出艰难的代价
当我看到Uniwap的成功时,我回想起19年的一段时光。在19年8月份左右,公司靠一些外包业务维持盈收,但不知道未来方向如何。我一个人躺在在西安交大的西5宿舍楼旁边的椅子上,看着天上的弯月,在思考好好的研究生不读,来区块链行业创业的意义是什么。
当初休学创业是因为一些生活的变故,所以得去承担责任。可是当这些相继完成的时候,那做公司的下一步是什么?
我躺在椅子上,想起了之前看到过的一个照片,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即将飞出太阳系的时候,它拍了一个照片,一个包括了地球的照片,在那张照片里,茫茫宇宙中地球只是一个微小的亮点,我们的所有欢喜与苦难, 每个国家,每个在这个地球过完一生的人都在那个小点上,只是一粒微尘,而已。
那个瞬间,我被震撼了,我觉得这太浪漫了,“朝闻道,夕死可矣”。便觉着,总得再坚持坚持,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值得追求的东西。此后进入2020年,经历了公司解散-重聚、合伙人急性胰腺炎住院、遭遇欺骗和背叛等事,作为95后的我,倒也风轻云淡的过来了。即使在那样的境地下所思所想仍是能拾起一些精气神,做些事情出来[8]。那时支撑我的,除了此前阅读西方政治哲学所带来的豁达[9],还有这个行业仍然有一些值得追求的东西,那会我看的最多的是张首晟关于区块链的一篇演讲《In Math, We Trust》[10]。
所以Uniswap的出现,宛若一束光,让我觉得此前所有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还有跟相对论公式有着一致美感的Curve模型也给了我震撼。
作为一个数学的研究生,其实无论是宏大的宇宙、还是微观的例子、还是在区块链领域发生变革的DeFi,它背后都是精确的数学形式。
这也是当我看到曾任宾州州立大学天文系助教、宾州州立大学天文物理phd肄业的LEO时,异常兴奋的原因。因为DeFi行业进入了深水区,需要科学和研究的力量,才能让工程价值最大化。当时跟正在搞AI的LEO聊了两小时,聊的是西安华为EI部的培养路线和机遇,并且给他铺垫好了相关的负责人;其次才聊的是DeFi领域的发展,以及创业公司的艰辛与行业不确定性。最后,我问他是否选择加入我们,他说「当然,这还用考虑吗」。目前LEO是我们团队的研究员,负责DeFi算法的研究和建模,支撑两个产品线的发展。一些可以公开的研究,在合适的时间点会以AnchorDAO LAB的名义发布,在DeFi领域的国际一线,发出我们的声音。
对于一个创业企业而言,能够有值得公司长期研究的目标,并且有研究的条件,可遇不可求。所以我非常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足够的幸运,让我这个“负手起家”的95年创业者有充足的商业资源去研究值得长期探索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DeFi这个领域,我们认知到了值得研究的东西,并且愿意而且已经为此付出了艰深的努力和艰苦的代价。
参考链接
[1] 家办新智点,《麦刚:我被VC圈“抛弃”的这几年》[online]
[2] BMAN,《区块链的2021,互联网的1997》[online]
[3] Xu, J. , et al. “SoK: Decentralized Exchanges (DEX) with Automated Market Maker (AMM) protocols.” (2021). Avaliable: https://arxiv.org/pdf/2103.12732
[4] Neuder, Michael , et al. “Strategic Liquidity Provision in Uniswap v3.” (2021). Avaliable: https://arxiv.org/abs/2106.12033
[5] UC Berkeley Decentralized Finance Spring 2021. Avaliable: https://berkeley-defi.github.io/
[6] 链捕手, 《获利千万美元的DeFi教育基金是个什么组织?》[online]
[7] Schr, F. . “Decentralized Finance: On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Based Financial Markets.”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Avaliable: https://research.stlouisfed.org/publications/review/2021/02/05/decentralized-finance-on-blockchain-and-smart-contract-based-financial-markets
[8] 谢光武, 《2020: 真诚、感恩、善》[online]
[9] 谢光武, 《我的西哲入门书单》[online]
[10] 张首晟, 《In Math We Trust | 清华x-lab公开课》[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