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跨链明星项目波卡(Polkadot)还值得投资吗?
从某种角度讲,波卡值不值得投资,关键要看它的造链技术如何。
什么?波卡不是做跨链的吗?跟造链有什么关系?
此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
1、跨链项目需要多条链进行对接才有意义;
2、让已有的链增加Polkadot的跨链API,成本高,也没有动机;
3、各条链的架构差异过大,消息对接难以实现。
换句话说,Polkadot想让所有链都通过自己联通,成为区块链世界的枢纽,就必须先让更多的链,可以轻松接入自己的生态。无疑,提供造链支撑,使其他链与自己拥有同样的协议和架构,将是实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方式。
深知其中利害的Gavin Wood,在开发Polkadot之前,就先开发了支持造链的区块链开发框架Substrate。那Substrate能帮助Polkadot实现跨链的远大目标吗?
Substrate的15分钟造链与3大优势
2018年Web3柏林峰会上,Gavin Wood用Substrate现场造链,全程耗时仅15分钟左右。现场观众激动得喘不过气来,Substrate以高调的方式,亮相全世界。Substrate正式发布后,3大造链优势成为其新的光芒:
1.仅需开发业务模块
2.多种模块可供选择
3.无分叉自动升级
区块链系统主要分为区块链基础功能和业务功能两部分。Substrate设计了Substrate Core和Runtime两层,来分别实现这两部分功能。Substrate Core中实现了共识、P2P网络、交易等基础模块,Runtime中实现了账户、合约、转账等业务模块。开发者用Substrate造链,只需在Runtime中实现业务模块。
除了将区块链模块化,在Runtime中,Substrate还实现了无分叉自动升级功能。在中心化的互联网系统中,开发团队可以控制系统的升级和维护,但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中,想高效地实现升级和维护,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协调不好,还会引起社区分裂,导致分叉。
无分叉自动升级功能很好地解决了升级问题。Substrate采用”链上代码”的思想,将整个Runtime都做成了可直接更新的组件,这意味着,用Substrate造出来的链,通过同步区块,就可以运行最新的代码,实现无分叉自动升级。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Substrate很厉害,想要加仓Polkadot了,别急,一位有修养的项目评估者,应该学会从正反两面来评价项目。Substrate虽然厉害,但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而这可能才是决定Polkadot成败的关键。
Substrate的不完美:模块化程度不够
我们都知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的灵魂,是区块链中最重要的部分。在Substrate Core中,共识机制相关的组件共有3个:
1.basic-authorship;
2.consensus;
3.finality-grandpa。
其中consensus部分,代码耦合度比较高,这导致造链者不能在Substrate中,直接定制自己的共识机制。
在Runtime中,模块耦合问题也同样存在。由于Runtime中的工具集和业务模型有耦合,当不使用Runtime中的业务模型时,需要构建许多基础工具集合,并需要对整个框架有深入理解才能做到。
基础工具不是独立的模块,导致造链者想采用新的业务模型时,无法沿用现有的基础工具,需要重新开发,这增加了造链的难度和工作量。那Substrate的模块耦合问题可以解决吗?我们可以尝试从其他支持造链的项目中寻找答案。
对比所有支持造链的项目,NULS的模块化是做得最好的。公有链NULS是全球化开源社区项目,其开发的NULS2.0采用了微服务架构,将区块链分为微服务基础架构层、区块链基础服务层和DAPP应用层。NULS通过微服务和分层设计,实现了模块的彻底解耦。
NULS2.0的微服务基础架构层叫NULSTAR,是一个区块链微服务底层框架;在区块链基础服务层,NULS根据业务,将区块链拆分成了共识、网络、区块等基础模块。NULSTAR管理所有模块,其他模块采用微服务开发,实现了每个模块的完全独立。
与Substrate相比,使用NULS2.0造链,不仅可以定制共识机制,还可以在开发自己的业务时,使用现有的基础模块和工具模块,不需要重新开发。NULS2.0的模块化程度更高,可定制性要更强。
目前,NULS还推出了10分钟造链产品NULS ChainBox,开发者可以利用开发好的业务模块和基础模块,在10分钟内组装一条自己的应用链。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微服务与区块链的融合,可以让模块独立,定制任何你想要的区块链。Substrate想要实现模块解耦,借鉴NULS,实现微服务化可能是一种有效途径。
那是不是实现了模块解耦,就万事大吉了呢?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只能保证不落后,但想成功,还得把握未来。什么意思?Polkadot想通过造链取得突破,还需要知道造链未来的发展方向。那究竟什么才是造链的未来呢?
造链的未来:图形化界面,实现造链标准化
Substrate是一个区块链开发框架,可以降低造链的难度和成本,但是不能对开发过程进行管理,很难实现造链的标准化,不能标准化,也就意味着不能实现大规模造链。
因为标准化的本质是降低生产成本和学习成本。标准化的原件和产品,可以实现流水线式的规模化生产,这是生产成本的降低;标准化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具,可以实现一次学习多处适用,这是生产者学习成本的降低。
而生产成本和学习成本的降低,将带来产品批量化生成,应用大规模落地。18世纪工业革命,机械化代替手工,工厂标准化的流水线,让制造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20世纪信息革命,从半导体到集成电路,软件开发到软件工程,标准化实现了产品规模化。
所以标准化的形成将让规模化生产成为现实。想让区块链得到大规模应用,实现造链标准化是一种有效方式。那要如何才能实现造链标准化呢?
在NULS2.0模块化造链的基础上,NULS在造链标准化的方向上,进行了大胆创新。11月13日,NULS上线了一站式造链平台链工厂。链工厂是一款图形化造链产品,造链者只需要通过选择模块、配置Token参数、配置种子节点等操作,就能完成造链。
从NULS发布的信息中,我们看到,链工厂后续还将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图形化配置管理:基于图形化界面,实现区块链系统中众多参数和配置文件的管理,降低造链难度和出错率;
2)精细化模块管理:分类管理NULS模块仓库中的多种功能模块,开发者可以使用别人开发的模块,也可以贡献模块供别人使用,并从中赚取收益;
3)自动化部署管理:用户可以通过节点云部署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云服务器套餐,支付相应的NULS,轻松实现节点部署和管理。
通过图形化界面,链工厂让用户按固定的流程和操作进行造链,将造链的开发和学习成本降到了最低,实现了造链标准化。而造链标准化的形成,意味着流水线式的规模化造链成为可能。
标准化造链可以将造链难度和成本降到最低。像NULS一样,通过提供图形化造链产品,实现一站式造链,可能是Polkadot吸引更多项目使用Substrate造链,加入其生态的有效手段。
尾声:从造链到基础设施,问鼎跨链之巅
1990年12月25日,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通过HTTP协议,首次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讯,随后,这套系统的模式被广泛使用。经历近30年的发展,互联网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
正如互联网的发展一样,已诞生10年的区块链,正在被越来越多人使用。谁能成为下一个蒂姆伯纳斯李,定义基于区块链的价值互联网呢?
无论是Polkadot,还是NULS,谁能让更多人使用自己的产品造链,谁就有可能成为造链标准,进而成为区块链价值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而成为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项目,将可以更轻松地实现万链互联,问鼎跨链之巅,成为价值互联网的入口。